考古研究

会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6 12:26 我要评论( )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中发现的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 通州潞城一棚改地块发现汉代窑址32座;已出土陶、瓷、玉石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发现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路县故城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

通州潞城一棚改地块发现汉代窑址32座;已出土陶、瓷、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较为罕见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完成考古勘探面积仅占整个地块面积的一半,考古队员正在开展全面勘探发掘工作

从北京考古整体情况来看,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2018年初到现在,北京配合各类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已达47项,其中勘探40项、发掘7项。

焦点1 墓葬出土汉代铜镜和玉环

此次考古发现位于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此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

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各类古代遗迹370处,包括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影响建设项目进度,考古工作已全面开展。截至4月18日,已发掘清理完成儿童瓮棺葬2座,汉代墓葬54座,唐代墓葬7座,明清时期墓葬2座,汉代窑址13座,出土陶、瓷、铜、玉石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目前出土的器物中,汉代墓葬以陶制明器为主,种类多样,主要为罐、灶、俑、仓、盒、奁等,以及汉代铜镜、铜带钩、玉环等。唐代墓葬及明清墓葬出土文物主要为陶器瓷器铜钱、铜带扣等。

焦点2 窑址展现汉代青砖烧制过程

据考古队员介绍,在发掘完成的32座窑址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显得尤为独特。

在对这座砖窑的窑室进行清理过程时,考古队员在窑床上发现了大量烧制完成的青砖,至纯天珠,而且这些青砖以整齐有序的形式摆放,上下两层相交叉。每块青砖间还留有一定空隙,考古队员推测,这是为了更好地烧制。青砖的规格与窑址周边多座汉代墓葬用砖规格一致,因此,考古队员初步推断,该窑址应该是为周边修建墓葬提供用砖的烧砖陶窑。

据悉,北京地区汉代窑址发现数量很多,但汉代窑址内发现大量烧制完成且摆放整齐的青砖还较为少见。考古人员表示,这座窑址的发现,直观展现了汉代砖窑的形制、烧制手法及烧砖用途,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为通州汉代路县故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

据悉,半倒焰式马蹄形窑址是北京地区汉代烧砖用的常见窑址形制,这类窑址的窑门一般高度较低,不适合人员进出。因此,装窑和取出产品似乎另有地点,,并且极有可能在窑室顶部,在装坯和取出成品时只需将顶部打开,然后用泥封顶,十分简便。

追问1 为何通州地区古代墓葬集中

该区域自战国起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北京市文物局专家表示,相关资料表明,城市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2000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在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2006年,通州区武夷花园二期工地曾发现13座古墓组成的汉墓群,墓葬集中且排列整齐,据推断是一个家族墓。2011年,通州北关通惠河北拆迁区内发现3座汉代墓葬,附近还发现两口古井以及一座古建筑地基。通州博物馆原文物所所长周良曾表示,通州古城村村南曾发现二三百座汉朝古墓,其中不乏贵族墓葬。

去年,距路县故城城址较近的一座辽墓被发现,考古人员根据该墓葬的位置推断,汉代时,路县故城作为路县治所存在,唐代以后,路县治所西迁至现在通州老城,之后路县城开始衰落,城市功能逐渐减弱,慢慢变成村落。

2015年以来,至纯天珠,通州地区考古工作迎来高潮,其中,城市副中心考古和路县故城考古项目广受瞩目,后者还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3年来,两个考古项目累计发现墓葬数千座,以及大量窑址、水井等生产生活设施遗址。

追问2 建设工程中考古遗址如何保护

有原址保护、整体迁移、回填等方式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介绍,根据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地下文物管理办法,凡是重大建设工程,都要先期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这带动了近年来北京考古工作的繁荣,不但勘探发掘面积大,也产生了非常重要成果

记者了解到,通常在墓葬挖掘后,会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尽量还原碎片。对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墓葬,会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有些遗迹可能会整体迁移保护,还有一些将进行回填。

对文物价值较高的考古遗址会进行原址保护,例如路县故城将建设高标准遗址公园。舒小峰表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不仅会原址保护完整的路县故城,其周边护城河和相关遗址区,都会纳入保护范围内。文物部门会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考古遗址公园理念进行建设。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介绍,根据专家意见,去年新发现的房山河北镇庄亲王家族园寝群,因较为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可能会考虑原址保护。

据悉,此次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发现的遗址正处于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阶段,保护办法将在进一步开展研究后公布

■ 链接

副中心去年发掘保护千座古墓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7年考古勘探人员在数个工程地块完成勘探25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3951平方米,发掘保护了战国至清代墓葬1023座、窑址81座、水井20口、灰坑25座。其中,较重要的遗址有战国墓葬、唐代潞县县丞艾演墓、辽代仿木结构墓等。

“这些墓葬几乎涵盖战国至清代各个主要时代,非常有利于研究北京各个时代墓葬的规律。”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但其前室两侧的蓄养图在晋东南区域发现较少

    但其前室两侧的蓄养图在晋东南区域发现较少

    2019-01-06 12:28

  • 四川发现成汉墓葬 近30座崖墓或佐证蜀人外迁历史

    四川发现成汉墓葬 近30座崖墓或佐证蜀人外迁历史

    2019-01-06 10:31

  • 为大罐、单耳罐和高足器的组合

    为大罐、单耳罐和高足器的组合

    2019-01-06 10:30

  • 大足石刻已进入高速风化期

    大足石刻已进入高速风化期

    2019-01-06 10:2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