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6 00:03 我要评论( )

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 日前,记者从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获悉,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内,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骨制口弦琴,初步统计达20余件,是目

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

日前,记者从“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获悉,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内,发现距今4000年的骨制口弦琴,初步统计达20余件,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口弦乐器。

介绍,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长8厘米至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毫米至2毫米,由琴鞘和簧片两部分组成,器身镂刻舌簧,贵州文玩,口弦的乐器特征明显,个别琴鞘鞘头经过装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年至9000年的骨笛,为早期管乐器,是中国早期乐器最为重要发现。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石峁遗址出土的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与口弦琴同时发现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等乐器,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文玩,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陕西考古研究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孙周勇说,这些口弦琴可能承担着沟通人神天地的功能。

口弦琴在我国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文玩,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据介绍,现代口弦琴是我国最小的民族乐器,仍保留着人类早期弦乐器的特质,流行于我国蒙古族、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国外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也擅用此类乐器。

石峁遗址是一座距今已有4300余年历史史前城防遗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台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城内密集分布着房址墓葬、祭坛、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遗迹,并出土了大量壁画、石雕人像、陶器、石质生产工具等重要遗物,表明当时的城池结构复杂、建筑技术先进,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规模最大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被誉为“史前第一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初步推断其年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初步推断其年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2019-01-06 00:05

  • 初步断定该遗址属于魏营子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两个时期

    初步断定该遗址属于魏营子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两个时期

    2019-01-06 00:01

  • 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2019-01-05 23:59

  • 研究深度和广度进入了新的阶段

    研究深度和广度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9-01-05 23: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