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1995年小河镇统一街道名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5 14:45 我要评论( )

挖掘机在明清古街北段开挖下水道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破损的青石碑 7月7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明清古街,工人在开挖下水道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清朝嘉庆十四年的石碑,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 青石碑上所刻字样清晰

挖掘机在明清古街北段开挖下水道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破损的青石碑

7月7日,至纯天珠,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明清古街,工人在开挖下水道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清朝嘉庆十四年的石碑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

青石碑上所刻字样清晰可见

孝昌县北部的小河镇环西街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现存的一条明清古街长1600米、宽5米,街道两旁300多栋明清建筑,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当天下午4时许,挖掘机在明清古街北段开挖下水道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破损的青石碑。因其上刻有“大清嘉庆十四年”字样,工人立即联系了当地相关文物部门。

工作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发现长方形的石碑破碎成三块,拼在一起刚好是一块完整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右侧刻着“大清嘉庆十四年”一行小字,左侧用小字刻着“前冲、中冲、后冲、大凹、殷家山、郭家坂、河嘴湾”等地名。

据了解,中国古代民间修建某项大型公共设施,比如造桥修路、建寺庙等,往往因为耗资巨大个人无法独立承担,就会发动当地的乡绅大户或沿途客商募捐。据推断,这块青石碑是清朝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各地黄姓捐资重修公孙桥所立,而发现这块碑的小河镇环西街,距离红山大桥(原名公孙桥)不到百米。据史料记载:石桥(公孙桥)晚眺为小河一景。

小河镇旧称小河溪小河司(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兴盛于明末清初。由于地处孝感北部要冲,曾被称为武汉“门户”和“小汉口”,而明清古街则是“小汉口”的中心。1995年小河镇统一街道名称,将原小河溪明清街命名为环西街。公孙桥就在环西街的北段,为2孔石拱桥,长十五米,贵州文玩,宽5米,于1968年12月重新修缮后更名红山大桥。

青石碑是清朝嘉庆十四年各地黄姓捐资重修公孙桥所立

红山大桥的主体是清嘉庆十四年所建,历经200多年仍然屹立在小河溪上

据孝昌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顾问叶云生介绍,红山大桥的主体还是清嘉庆十四年所建,至纯天珠,历经200多年仍然屹立在小河溪上。

红山大桥原名为公孙桥

孝昌县文化部门表示,石碑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古代小河古镇的繁华,会尽快收藏和保护好这块破碎的石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河北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河北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2019-01-05 14:45

  • 相关人员在亚历山大港希腊罗马博物馆的花园进行修复工作时发现了它们

    相关人员在亚历山大港希腊罗马博物馆的花园进行修复工作时发现了它们

    2019-01-05 14:45

  • 出土铜、陶、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

    出土铜、陶、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

    2019-01-05 14:45

  • 都符合西汉时期的楼兰城特点

    都符合西汉时期的楼兰城特点

    2019-01-03 00:04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