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针对苏州木渎古城址继续展开连续性考古工作,在城址的布局、内涵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多方面丰富了对城址的认识。
合丰小城
五峰水道
在合丰地点确认小型城址一座。合丰小城坐落在香山东麓,地处胥口镇合丰村仇家村和下场村,西侧为绕城高速公路所破坏。小城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50米,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小城的北墙和东墙在地面上仍有残留。经解剖发现城墙为堆筑而成,略经拍打,较为致密,下有基槽。城墙内出土有春秋时期遗物。城墙外侧有宽约10米的城壕环绕。小城内及周边分布着大量土墩。在五峰段城墙的外侧确认有城壕,长约1050米,宽约15米左右。护城河经城墙东南处的豁口流入城内。豁口宽约24米,水门处水道宽约13米。确定新峰段河道呈“┌”形,贴着城墙边沿分布,总长约855米。河道上部呈大敞口形,,坡度较为平缓,下部坡岸为陡直,为人工挖成。河道深约2.3-2.5米左右,底部较平。在新峰地点东南发现大片自然水面,初步推断其或与城址同时存在。在城内的廖里、上堰头和下场等遗址进行试掘和调查,发现有东周时期遗存。合丰小城的发现为寻找城址的核心区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将在城址考古工作中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五峰地点和新峰地点的发现分别深化了城址北部和南部布局的认识。城外水面的发现为考察城址选址的自然因素,以及当时的人地关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城内各遗址的工作丰富了对城址内涵的认识,将对本地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城城墙及城壕
为了解城址周边遗址和墓葬分布状况,考古队继续在城址西北进行调查,调查区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发现多处土墩和遗址。
以上这些发现遍及城址各处及内外,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了木渎春秋古城址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开展城址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执笔:唐锦琼、孙明利)
小城城墙内出土器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