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邯郸市永年县文物部门获悉,当地文物工作者在县城北部河北铺村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进士府”,规模堪比知名的山西乔家大院。其中,部分建筑物采用了独特的“卷棚顶式”,这在我省还是绝无仅有的。
据介绍,河北铺村“进士府”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为清末进士赵世德家族宅第,后人称“进士府”,系晚清时期家族合聚式的民居建筑群体。
文物工作人员通过整理发现,原建筑群共由22座大院组成,每个大院都是三进正偏套院,由东、中、西三条甬道相互连通。由于年久失修,,现存院落18个,房屋400余间,其中硬山顶式2层楼房一座,卷棚顶式2层楼房一座,平顶式2层楼房2座,大门、影壁、垂花门、更道、车马房、上马石、旗杆墩等保存完整。
如今,整个建筑群依然气势宏大,大院结构设计精巧,工艺考究,院内斗拱飞檐,巧夺天工,附属建筑上面的砖雕、石雕个个工艺精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物专家认为,河北铺村“进士府”规模接近山西乔家大院、特有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在邯郸周边地区十分罕见,而“卷棚顶式”楼房在河北省更是独一无二。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据史料记载,赵世德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曾任清廷礼部主事、吏仪制司行走等职,直接参与了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时,驻跸临洺行宫,其先头警卫部队曾驻扎“进士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