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的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上,考古人员发现了200余口密集排列的战国古井。这些在全国都少见的大规模古井群,到底“隐藏”着多少尘封的秘密?连日来,考古人员对这些古井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昨日,因整个河道的河坡及河底遍地是淤泥,,考古人员停止了发掘,现场有几名村民在守护。踏着泥泞,来到河底看到,在约10亩的范围内,“重见天日”的古井多达23口。古井四周拉起了警戒线。这些古井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已塌陷,俨然一个“深水坑”。这些古井的内壁有的由陶片围制而成,有的是用竹片围成。
“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抢救性发掘。”高台考古队队长刘建业说,去年底,我们在高台发现两座西汉古墓。不久,又在古墓附近发现战国古井群。
刘建业介绍,目前已发掘古井23口。如果天气晴好,他们每天可以发掘两口古井。已经发掘“问世”的古井里,考古人员发现了陶器、木器、铁器、鹿角、铜瓢等200多件文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考古人员分析,鹿角一般被用来作装饰品,可能坏掉后,被主人当废品扔弃在井中。
“这些大规模的战国古井在全国都比较少见,古井文物见证了楚人的生活习俗。”荆州市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说,考古人员对古井的抢救性发掘,可以更好地研究楚都纪南城当时经济发展,了解楚人的一些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
贾汉清介绍,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人员就在纪南镇龙桥河发掘了100多口古井,近年来,又相继在花园村发掘古井52口,红光村发掘古井80口,拍马村发掘古井30口,高台村发掘古井23口。考古人员经勘测,初步预计从庙湖以西到荆马线西侧5公里左右的区域内,约有古井500多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