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大鹏西路、湘莲大道由湘潭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湘潭县天易示范区的主干道。大鹏西路东起玉兰路,向西延伸到涓水河边,全长2708.9米。湘莲大道北起凤凰西路,,向南延伸到雷公塘处与大鹏西路相接,全长636.5米。
一期墓葬M30
2011年7月、10月我所组织湘潭市县考古人员对线路内文物进行发掘,共清理23座墓葬,主要为战国和西汉时期,其中西汉墓葬7座。其发掘情况,所内网站已有介绍。2012年3月我们再次进场,工作时间一个月,此次任务主要是雷公塘墓群的发掘,共清理15座西汉墓葬。
二期墓葬M25
雷公塘为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近长方形台地,因附近有一大塘而得名,台地因当地居民取土、建房破坏较甚。大鹏西路在台地上为东西向横穿,长度约400米;湘莲大道为东北—西南向斜穿,长度约250米。
M25出四乳八禽纹铜镜
本次发掘的15座墓葬,均为土坑墓,其封土、墓道多已破坏,部分墓葬已近底。从发掘品来看,这批墓葬的时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二期夫妻合葬墓M33
一期为西汉早期,墓葬数量6座,为单室土坑墓,多无墓道,部分墓底有横向枕木沟。随葬品多出泥质灰陶,器物组合较简单,以2—4套鼎盒壶钫罐为主,伴出泥钱、泥金饼、铁剑等。二期为西汉中晚期至新莽,墓葬数量9座,以单室土坑为主,出现夫妻同穴合葬墓,多有墓道,多数墓底有纵向枕木沟。随葬品中前期的鼎盒壶钫仍有出现,但多为一套。主要器类为硬陶坛、罐,陶灶、井、灯、熏、谯壶、双耳罐、铁釜、伴出滑石璧、铜镜、铜钱、泥钱、泥金饼、铁剑、刀、弩机等。
2011年至今,我们在雷公塘共发掘22座西汉墓葬。根据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大致可分出一期墓葬11座,其特征为以单室土坑墓为主,多数无墓道,墓底无枕木沟或使用横向枕木沟,墓向多为东西向。随葬品多为陶礼器鼎盒壶钫罐组合,伴出泥钱(半两)、泥金饼等。二期墓葬11座,其特征为单室土坑墓为主,有少量夫妻同穴合葬墓。多有墓道,墓底无枕木沟或使用纵向枕木沟,墓向多呈东西向和南北向,墓葬分布以2—3座为一个单位。随葬品中鼎盒壶钫数量减少,多为一套。硬陶坛、罐、谯壶、铁釜、陶灶、井、灯等实用器和模型明器数量增多,伴出铜钱、泥钱(五铢)、泥金饼等。
我们参照宋少华先生的分期断代1,并结合本次发掘情况,可基本确定一期墓葬时代为汉初至武帝元狩五年,二期墓葬时代为武帝元狩五年至新莽时期。
以上是我们对这批西汉墓葬的初步认识,详细的分期和研究有待发掘品的修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