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村民在挖排污管道时发现一座古墓,随即向文物部门报告。
市博物馆馆长柴福有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勘察。由于古墓已部分毁坏,必须进行抢救性清理。经省文物局批准,市文博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经清理,发现该墓为长方形双穴石椁墓,东西朝向、偏南15度,墓室长2.3米、宽0.99米、高0.98米,墓顶、墓壁、墓底均为石板铺砌。专家初步估计为夫妻墓。
发掘出的明代缠枝纹青花罐
从出土的墓铭看,男主人为河南郡方公,生卒为“甲戌”至“癸丑”。墓室内出土有明代缠枝纹青花罐一只,高7厘米,口宽4.8厘米,底宽5.4厘米。此罐直口圆唇,圆肩鼓腹,下腹渐收,圈足露胎,,足底满釉,颈肩饰有覆莲,腹中部拼接痕明显,是典型的明代器型。此外,青花罐中还发现两枚钱币,其一为“宣德通宝”,另一枚模糊不清,不易辨认。
清理发掘明代石室墓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墓铭系朱砂书写。朱砂又称丹砂、辰砂,写成的字历500多年色泽如初。从墓铭中的“急急如律令”、“水符校箓真君”、“水府阳谷神主”等看,估计墓主系明代道教信士。
历500多年不褪色的朱砂墓铭
市博物馆馆长柴福有认为,虽然是残墓,对研究过去葬俗、墓葬型制等有一定意义。此外,出土的瓷器可作为辨别瓷器断代史的标尺。而有关墓铭内容的考证,还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