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巫新华介绍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9 08:02 我要评论( )

从新疆和田地区文物局获悉,新疆考古队专家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发掘发现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挖掘出的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是目前塔克拉玛干区域较早的佛寺遗迹。 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位于于田县附近沙漠中部,分布在达玛沟地理范围内,为目前塔

新疆和田地区文物局获悉,新疆考古队专家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发掘发现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挖掘出的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是目前塔克拉玛干区域较早的佛寺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巫新华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巫新华介绍

胡杨墩佛寺建筑遗址位于于田县附近沙漠中部,分布在达玛沟地理范围内,为目前塔克拉玛干区域较早的佛寺遗迹。2012年4月3日起进行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掘揭露一处回字形结构佛殿建筑形制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址,保存壁画面积约16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巫新华介绍,2012年3月起开始进行达玛沟东南部区域胡杨墩佛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和达玛沟北部区域特种调查。此次考古的胡杨墩佛寺遗址为目前塔克拉玛干区域较早的佛寺遗迹。2011年因被盗,根据收缴的多块西域地表佛寺罕见的犍陀罗风格壁画,而发现具有巨大学术价值。因而申请进行解决学术空白的抢救性发掘。

挖掘出的遗址位于新疆于田县喀尔克乡亚兰干荒漠因所处地带遍布巨大古老的胡杨墩而得名。佛寺建筑遗址主体埋藏于一个巨大的古老胡杨墩之内,南部边缘墙体风吹沙移暴露。

巫新华说,此次发掘揭露一处回字形结构佛殿建筑形制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址。遗址西外墙16.6、东外墙16.1米、北外墙16.3米、南外墙15.1米;中心像座为矩形边长各为3米;回廊西墙残墙9.6米、北回廊残墙10.4米、东回廊残墙5.3米、南回廊墙壁1.3米残墙倒伏于地面,其余部分无存。

该佛殿遗址为目前塔克拉玛干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回字形殿堂式佛教建筑。残墙保存最高遗迹为1.6米,最低矮处仅余0.1米。保存墙壁壁画面积约16平方米,采集遗址地层出土残损壁画约4平方米。

和田(于阗)自古便被称为西域佛国。也是佛教传入中原、东亚等地区第一站。于阗佛教文化不仅深远地影响到中原佛教、西藏佛教,以及东亚各地佛教,同时也深受中原各方面的影响。

达玛沟名字中的“达玛”是梵语和古于阗[tián]塞语的结合,是“佛法”二字的音变,准确的翻译应是“达摩”,,也就是“佛法汇聚”之地。与敦煌相似,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汇聚罗马、波斯、中亚、汉唐等各民族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