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海龙屯考古现场发现密集砖窑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9 06:36 我要评论( )

正在遵义市海龙屯开展文物考古发掘的考古队,开始发掘屯上的第二处砖窑遗址。据称,考古队由此推定,海龙屯上各类设施的建设用料,多数应系就地取材,而非之前传说完全从山下运送而来。 当天下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在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一处

正在遵义市海龙屯开展文物考古发掘的考古队,开始发掘屯上的第二处砖窑遗址。据称,考古队由此推定,海龙屯上各类设施的建设用料,多数应系就地取材,而非之前传说完全从山下运送而来。

当天下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在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一处窑址。李飞说,在未进行全面清理前,还无法确认该窑用途。

据介绍,6月13日下午,考古队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曾在距此不远处一处叫“大园子”的山坡上,挖掘出一个完整平铺在地面上的砖窑遗址,窑底还有未取走的明砖。“那个砖窑,直径是4米,估计每次能烧1000多块砖。”李飞说。

据介绍,这次在海龙屯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有“初一号”、“初五号”、“十六号”、“十六砖”字样的明砖,以及大小、形体不同的异型砖石、瓦挡、滴水瓦等构件。考古队认为,不同文字的砖块,肯定出自不同的砖窑,而做工相对精细的异型砖、瓦挡等,则可能需要用小窑烧制。

对于海龙屯建筑群使用的砖石、瓦片等,此前多数认为是在山下制作好以后,再通过排着长队的人群手手相传运送而来。李飞表示,通过发现不同体积、状态的窑址,以及之前找到的采石场,可确认海龙屯建筑群及各类设施用料,应是就地取材、就地制作,而非“全部来自山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