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宝镇寨山前村,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半山腰的一处2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旁,几处凸起的大石块中,一块高约1米、宽约2米的石头上有清晰的字迹,能轻易辨认出“治平”二字。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处平台传说为点兵台,以前有战争时,大将军要先在这块平地上点兵,然后士兵再到山头上作战。
这块碑刻会不会跟旧时作战有关联呢?通过拓片后,可以显示出“治平三年三月廿七日……维那頭刘廰字名……熙宁元年三月十九日”等字样。周郢告诉记者,通过字号年份,这是一方镌刻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佛教信众结社题记,能推断意思为:本社创立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7年),社头名刘厅,次年并由其将立社之事题刻于寨山。
据了解,宋代时,,佛教结社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全国都很流行。通过石刻能够证明,在当时那个年代,徂徕山的佛教特别盛行,邻寺村民会结为佛社,共行佛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