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东风中路S8地块考古获重要发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8 23:19 我要评论( )

近日,配合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S8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清理汉至民国时期水井近40眼,发现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各类遗物。 经考古发掘,距现地表4.5米以下为灰白色

近日,配合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S8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清理汉至民国时期水井近40眼,发现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各类遗物。

经考古发掘,距现地表4.5米以下为灰白色粘质生土,此深度与工地西南面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时期层面深度相近。但此次未发现南越国时期文化遗存。

目前在工地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包括生活面、木构水渠和水井。水井(J10)口部距地表3.5米,圆形井坑,木构方形井圈,内长0.76、宽0.72米,共4层木板,残深1.16米。井内出土有罐、直身罐、钵等器物。木构水渠现清理出长10、宽4~4.5、深0.5米,出土方格纹陶罐、釉陶双耳罐等器物。

中、西部发掘区考古发现大面积建筑垫土层,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以山岗土填埋,平均厚度60厘米。发掘区中区垫土面上发现有两个长宽1米左右的方形磉墩,间隔约3米,另外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柱坑。从层位关系判断建筑年代在唐末五代,不晚于宋。因被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严重,具体建筑形制不明。

发掘区中部发现一个长方形灰坑(H6),长6.4、宽2.64~2.9、深0.92米。出土有青瓷碗、罐,釉陶碗、盆,镭钵,黑瓷罐,黄釉器等器物近40件,大部分属北宋时期遗物。其中,陶支座、青釉瓷熏盖体形大且制作精细,为广州地区以往发掘未见。此外,黄釉龙纹盆也相当精美。

本次考古发掘表明,这一区域迟至东汉已有人类居住生活。唐以后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并且有大型高规格建筑。明以后,成为广州城区范围,更是人类聚居区。反映了广州古城的发展变迁。

S8地块由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为保护地下文物,该公司提前主动与文物部门联络,,在建设施工前开展考古工作,并自始至终对考古工作给予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使考古工作顺利进行,地下文物资源得到及时抢救和妥善保护。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