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长沙市民自家大厅挖出古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8 18:30 我要评论( )

水质看起来也不错,当然想重新使用!面对前来看热闹的邻里,近日,家住老城区白沙路的居民谭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刚刚完成的房屋装饰行动中,谭斌不惜重金将隐藏于自家大厅地下已20多年的古井给找了出来。 回忆 老长沙喝着井水长大 谭斌家位于白沙路167

“水质看起来也不错,当然想重新使用!”面对前来看“热闹”的邻里,近日,家住老城区白沙路的居民谭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刚刚完成的房屋装饰行动中,谭斌不惜重金将隐藏于自家大厅地下已20多年的古井给“找”了出来。

回忆 老长沙喝着井水长大

谭斌家位于白沙路167号,数百米外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沙古井。走进装饰一新的私家楼房,挖掘出的古井就在大厅右角。

在麻石护栏内,这口由麻石新铺砌而成的古井呈圆形,井内水位比较高,但有点浑浊。“原来的古井构建坏了,现在都是新铺砌的。还要给井加装盖子,井水要排干才会清澈起来。”谭斌说。

今年48岁的谭斌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妈妈现在80多岁了,听她说古井至少有100多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当地六七家住户都是用这口古井的水,泉水清澈舀不尽,我算是喝古井水长大的。”看得出,谭斌对古井的感情颇深。

保护 私人花两万清挖古井

在谭斌记忆中,那时,古井的后面就是回龙山,并没有现在的房屋,古井和白沙井一带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0多口水井,为当地居民提供用水。上个世纪80年代后,当地通了自来水,古井的使用便逐渐减少,直至最终被废弃。1990年,谭家建新房屋,废弃的古井便成为大厅的一部分被填埋在了地下。

“现在,除了白沙古井,其余古井都消失在高楼大厦下了!”重温儿时记忆,谭斌对恢复古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并最终在此次装饰中付诸行动。经过挖掘,古井重见天日,谭斌用麻石新铺砌的古井口直径0.8米,水位保持约1米深,井底铺以卵石,为此总共花费了2万多元。

考证 当地古井历史超千年

对谭斌家挖出古井并加以保护,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称此举是好事。陈先枢说,在白沙古井一带,同样的古井确实很多,沿白沙路延伸到湖南一师范的老龙潭,均为同一个地下泉脉,泉水旺盛。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地包括白沙井在内的古井,其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明朝时期记载更多。至于古井重见天日后是否可饮用,陈先枢则建议,由于环境改变,当地的地下水出现了一定的污染,取古井水饮用应谨慎。

新闻链接

长沙城内曾有水井3446口

城市在长大,而作为城市记忆的古井却在一天天减少。相关资料显示,1950年,长沙城内尚有水井3446口,其中3297口可用。2005年时,城区水井数量锐减至94口,其中仍在使用者26口。7年后,长沙城区仍在使用的水井仅剩14口,它们分别是白沙井、清风泉、文泉、甘露井、高升井、菜场坪古井、风华巷6号古井、南沙井、藩后街古井、南倒脱靴2号古井、遐龄古井、第一师范妙高峰井、长怀井、白果园31号。回龙古井的启用,长沙城区仍在使用古井将增加至15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原则同意《新建铁路常德经益阳至长沙铁路涉及羊舞岭古窑址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

    原则同意《新建铁路常德经益阳至长沙铁路涉及羊舞岭古窑址的文物影响

    2019-01-01 16:23

  • 长沙发现宋明古城墙

    长沙发现宋明古城墙

    2018-12-30 13:44

  • 这是否可以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

    这是否可以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

    2018-12-30 12:52

  • 考古人员经过现场测量发现

    考古人员经过现场测量发现

    2018-12-30 08:3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