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当时人类活动比较频繁所致。在这个建筑基址还发现了成组的石柱础和数十个奇特的竖石条。同时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正在对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日,发掘出万枚铜钱。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辽上京城的制高点,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遗址群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在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保存较为完好的铺地砖、石柱础,以及数十根奇特的长条石等,出土了近万枚铜钱,以及诸多制作精美的泥塑人面像、经幢座等与佛教有关的遗物。这些遗物中,最精美的当属一个保存较好的石经幢座和半块仰莲雕花石座。石经幢底座呈八边形,四角有四个兽头,现在两个兽头保存较好,另外两个已经被破坏,在石经幢座旁边还发现了与其相关的半块仰莲雕花石座。在两件遗物的附近发现了一个多次被盗掘的盗坑。
考古人员在一个大圆台建筑基址清理出凸凹不平的铺地方砖,据介绍,这是当时人类活动比较频繁所致。在这个建筑基址还发现了成组的石柱础和数十个奇特的竖石条。同时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据辽上京遗址考古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可能会得出一些新的学术认识,对以前的一些传统学术认识会有很大冲击。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始建于公元918年。后来金人沿用此城,前后历时300余年,至金代晚期废弃。辽上京城占地约5平方公里,分为皇城和汉城,其中皇城保存较好。1961年,国务院公布辽上京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