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渚禅寺残碑之一
被腌菜缸遮蔽
在芳渚村现场看到,两块大青石碑躺在地上,分别断为两节,一块为腌菜缸遮蔽大部,除“特授江苏常州府阳湖县正堂加十级纪录”等字样外,其余看不清,另一块载有“芳渚禅寺房屋以院基址”等字样。
芳渚人很自豪地说,过去常州有三大庙,即天宁寺、清凉寺、芳渚寺,芳渚寺能排老三。据1988年版《武进县志》、1984年版《常州市地名录》等资料记载,1949年4月28日,在戚墅堰芳渚成立武进县人民政府,政府机关即驻芳渚禅寺和章家祠堂。
一般来讲,县级政府机关机构比较完整,由此可见芳渚禅寺的规模。
芳渚禅寺有不凡的历史,据《常州市地名录》记载,明季僧慧光,结茅于此,名云静庵,至清代雍正年间,“曾观天颜”,封为国师的高僧玉林和尚,年老因病归此,显亲王亲书“芳渚禅院”额赐他。因时代因素,芳渚禅寺已被民居取代,旧寺不见踪影。
常州市文保中心瞿小佩表示,这两块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已登记在册,属于文物,需要进一步的保护,,他准备联系戚墅堰文化部门,由地方上将其妥善保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