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9年的整理和研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正式出版发行《固原九龙山汉唐墓地》考古报告。考古报告首次披露了在九龙山发掘出土的白种人骨骼、隋唐精美的细白瓷、活跃动态的汉白玉龙佩件以及散落在墓主人头部和腰部的古罗马金币、金冠饰、金带扣、金簪头等大量珍贵文物,反映了中亚粟特人在古丝绸之路经营商队、祆教曾在固原流行等重要的汉唐历史文化信息。
2003年秋至2004年秋,为配合银武高速公路建设,宁夏考古研究所在九龙山工程建设涉及范围内进行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共钻探12.8万平方米,发现遗址3处,,墓葬100余座。考古所对43座墓葬进行发掘,其中汉墓17座、隋代墓葬4座、其他时代墓葬22座。
九龙山发现了3座带天窗的汉墓,尽管天窗的开凿是为了墓葬建造的便利和安全,但同时显示出墓主人尊贵的身份。2003年发掘的2座汉墓墓主人可能是官僚豪族,出土的白玉龙佩件雕琢娴熟,构思活跃动态,是汉代玉器中的精品。在M4墓室中死者头部附近,出土了6件刑窑细白瓷器,是宁夏地区隋唐墓葬中近年来发现的瓷器品相最好的一组,从瓷器的器形、胎质、花纹来看,都属于上乘之作,为研究固原地区在中原瓷器外销的地位提供了很好的资料。4座隋唐墓葬出土了2枚古罗马金币及金冠饰、金带扣、金簪头各一件。最引人注目的是M33墓室出土的金冠饰,出土时佩戴在男墓主人头骨上,用金箔镂刻、打压、锤揲而成,图案生动,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构图以日月、神鸟、祥云为主要内容,具有较浓厚的祆教风格。4座隋唐墓葬墓主人均为白种人,为研究粟特人在固原的史迹、固原在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翔实的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