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转战遵义市海龙囤“老王宫”的考古队员,经过两天试掘,,在密林的地下发现了三处保存完好的石质台阶。据称,此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查明“老王宫”的具体建设和废弃年代。
位于遵义市海龙囤上的“老王宫”遗址,与“新王宫”遗址毗邻。目前,标注为“老王宫”的地方,实际上是一片密林,人很难进入,地面几乎难觅遗迹。
正在海龙囤开展考古发掘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决定对“老王宫”进行试探性发掘。“目的是试图查清‘老王宫’建设和废弃年代。”考古队负责人李飞说。
据资料记载,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在明末修建“新王宫”时,废弃了“老王宫”。面积超过两万平米的“老王宫”,为播州土司杨文修建于南宋期间。但另一种说法是,这个“老王宫”,是唐代末年由他人修筑,后被杨文攻占并扩建。
据介绍,对“老王宫”的发掘,采取的是“探方”。“也就是在可能有遗迹的地方,划出不大的面积进行发掘。”考古队负责人李飞说,这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在经过两天的试掘后,三处石质台阶被发现。据介绍,这些台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有8级台阶,宽约3米多。考古队认为,被发现的台阶,应属“老王宫”建筑一部分。
据了解,早在1999年,遵义市文物部门曾在“老王宫”遗址小规模试掘。当时主持试掘的遵义市博物馆馆长李良福说,在一个1米宽、2.5米宽的地方,挖了1.5米后,出土了铁器、瓦当、铜器等物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