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仙老塔周边尚存有大量人工砖石遗迹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18:35 我要评论( )

12月9日,江苏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志愿者在花果山山民的带领下,在花果山风景区内寻访失落的地面文物。志愿者跟随杨光晏老人从九龙桥西侧的秃龙沟一路向上,经过近半小时攀登,来到谢老塔,并在谢老塔边上发现一处摩崖题刻。 谢老塔亦称仙老塔,民间传说

12月9日,江苏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志愿者在花果山山民的带领下,在花果山风景区内寻访失落的地面文物。志愿者跟随杨光晏老人从九龙桥西侧的秃龙沟一路向上,经过近半小时攀登,来到“谢老塔”,并在“谢老塔”边上发现一处摩崖题刻。

“谢老塔”亦称“仙老塔”,民间传说为明代三元宫开山祖谢淳的灵塔所在地。明成化年间,一位自称鲁王孙的人在云台山落发为僧,法名清风,为三元宫奠定了基础。清风传净善,净善传道融,,道融传德连,德连传德证。德证,名谢淳,祖居淮安,后在云台山出家,拜德连为师。他毁家建庙,并赴瓜洲、仪征、京口等地采购木材,兴建三元宫。从万历十五年到二十四年,谢淳仅用9年时间,募得银款10万余两,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救活了许多濒临死亡的乡民,三元宫也由此矗立在苍松翠柏掩映的云台山之中。据传说,谢淳坐化后便在今三元宫西侧的秃龙沟内建灵骨塔以保存其舍利子。时至今日,“仙老塔”周边尚存有大量人工砖石遗迹,花果山乡民世代为其守护。

该题刻位于开山始祖无相禅师谢淳灵塔遗址西约10米处。其中一块字迹清楚可辨,无款;另一块落款为明嘉靖三十年十月初一(1551年),与明王同“高山流水、神泉普润”同时代,年代上是花果山景区内现存题刻中的早期摩崖题刻。经专家初步研究认为,这两块石刻内容涉及佛教、道教在本地区的产生发展及宗派传承关系,其发现对研究花果山佛教、道教发展史,甚至对研究《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关系将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