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学者发现地底人造物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16:03 我要评论( )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在这位十三世纪帝王去世时,他统御着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从西伯利亚延伸到印度,从朝鲜半岛延伸到匈牙利。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重铸了整个世界。尽管他已经去世了八百多年,但无数历史学家和寻宝人仍在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在这位十三世纪帝王去世时,他统御着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从西伯利亚延伸到印度,从朝鲜半岛延伸到匈牙利。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重铸了整个世界。尽管他已经去世了八百多年,但无数历史学家和寻宝人仍在寻找他的墓穴。

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学者发现地底人造物

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学者发现地底人造物

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征服者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团,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学家争辩不休。一些历史学家相信他因在战场上负伤而死,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从马背上摔下之后死于疾病。更有传说称,成吉思汗是被他掳来当妃子的公主所杀害。相比起死因,他的葬身之地更是谜中之谜。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族曾经盛行“密葬”,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

八百年来,尽管不留历史痕迹的成吉思汗陵墓让无数考古学家和探险队吃尽了苦头,但后人对于陵墓的痴迷热情仍旧不减。

一个由各个学科研究专家组成的美国考古团队在征得蒙古政府的同意后,利用没有破坏性的科学探勘方法,实现了寻找成吉思汗墓的新突破。他们先是利用人本计算网络高效找出卫星图像上的奇特地点,运用各种尖端探测设备对该区域进行逐一搜索,借助暴风雨的冲刷,最终幸运地发现了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蛛丝马迹。

不过,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努力仍在继续。

寻找圣山——不儿罕合勒敦山

近八百年来,无数的历史、考古学者,想尽办法,前进蒙古辽阔山区一探究竟,都无功而返。国家地理研究员艾伯特·林决定召集各个领域的专家,利用没有破坏性的科学探勘方法,试图解开这个八百年来悬而未决的谜底。

此次的专家阵容十分强大,包括研究机器人领域专家、研究数据勘探专家、研究3D成像专家,甚至法律顾问专家,此外成员还包括国家地理学会考古专家弗雷德·希伯特博士和佐格特·奥其林·伊西铎博士,而伊西铎博士是研究蒙古史的世界权威。

在翻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之后,这个考古团队决定前往蒙古的不儿罕合勒敦山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根据传说,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曾下令,除王室成员外,禁止任何人进入不儿罕合勒敦山,据推测成吉思汗之所以禁止人民进入这片区域,是因为他认为这座圣山是他将来的长眠之处。

在他眼中为何这座山如此重要呢?据传,日后成为成吉思汗的年轻人铁木真曾经被绑架他妻子孛儿帖的敌对部落追杀,朝不儿罕合勒敦山的方向逃去。他甩掉敌人,逃到那座山上,并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蒙古人的蓝天之神腾格里,获得了奋起反抗的力量,在山上待了三天后,他出发救回了他的妻子。

关于这座山,十三世纪的伊尔汗国学者拉施德丁为团队提供了另一条线索:他说成吉思汗有一天到圣山打猎时看见一棵单独立着的树,这棵树让他欣喜不已,他在树下走了一个小时,并且下了一道命令,说这地方适合做他的墓地。

从以往的探险报告分析,,不儿罕合勒敦山可能位于肯特山脉的某个区域,在乌兰巴托东北方160公里处,位于伊金霍洛旗的“禁区”。

利用网络科技锁定疑似陵墓

在面对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大地,完全没有任何地图、路标依据,还不能挖掘,寻找目标的难度相当大。不过,这次考古团队在勘探陵墓之前,队早已建立了一个人本计算网络,并邀请世界各地的人帮忙寻找成吉思汗陵,团队上传了85000张由成像卫星地球之眼一号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到考古网站上与民众分享,世界各地的民众则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照片,标出所有看似异常之处。

有数百人在卫星地图上标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长方形,轮廓呈直线是人造物的典型特征。借助他们在卫星地图上的标记,考古团队发现了一个历史久远的坟墓,尽管这座坟墓被考古团队鉴定为是青铜器时代的坟墓,但团队还是为之振奋,因为这证明了人本计算网络的超高效率。

还有人标出了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座山位于北方90公里处,恰好和本地传说中的不儿罕合勒敦山的位置相符,位于两条河的源头,正好像《蒙古秘史》所描述的不儿罕合勒敦山那样。在得到当地官方许可后,这支由31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在2011年夏天进入了传说中的禁区。

发现重要考古遗址——地底人造物

考古团队穿过禁区,来到位于肯特山脉西北部的不儿罕合勒敦山山脚,之前有无数探险队按同样的线索搜寻,最终却空手而归,

在山脚下住宿一晚后,团队决定上山搜寻,并将搜索范围缩小到山的南边,据专家介绍,在蒙古一切以太阳为尊,所以一切建筑物都是朝南的,无论是坟墓和陵寝还是民宅大门都是朝南开。在这座山的东南面上有片高地,那片高地位于向阳的山坡上。穿过这片茂密的树林后,团队看到了一小片平坦的高地,并发现一座挂满了蓝色经幡的大神龛,这类神龛叫敖包,据传能触动人的灵魂。弗雷德·希伯特博士说:“我觉得这座神龛如果建于现代,其所在地早就被人视为圣地了。”这座神龛似乎给了考古队一条线索,因为敖包的存在暗示着曾有人来这偏远的地方祭拜。

考古团队在此地还找到一些焦黑的木头和陶器的碎片,专家推测,这些木头可能是被火烧过的森林留下的或是被烧毁的建筑木料。林地每到冬天必定结冻,地下水等位于地底的东西就会被推上来,陶器的碎片就是被推上地底表面的。

“我们在找呈直线排列的物体,我们查看了一圈,发现了排成直线的岩石。”希伯特博士说。考古团队通过电磁测量仪判断出这块岩石异常,并且绘出了地底人造物的图像。电磁勘察作业结果绘制的平面图显示,这是一个很大的人造结构。岩床上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物,和墙壁、墓室一样带有异常磁性。资料证实团队所发现的岩石排成了直线。这片人造结构比原先预想的还要大。而过去曾有探险家指出,这片奇特的岩层可能是帝王陵寝的遗迹。

一场暴风雨冲出巨大坟墓

考古团队更大的突破在于一场暴风雨过后的发现。暴风雨后,考古团队再次上山,却意外发现冲刷出用于陶制屋顶边缘的陶砖,陶砖的背面还留下了制砖工匠指纹。暴风雨后的意外发现让考古团队兴奋不已,希伯特博士表示:“我们发现了这座巨大的坟墓,其结构和寺庙相似,这面山坡处处都是文物,这座山极有可能是圣山。从地理学角度和我们找到的文献来看,这个推测是合理的,这个地方就位于如今仍禁止一般人出入的禁区中央。”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2019-01-01 16:45

  • 乾陵保存完整、文物储藏丰富

    乾陵保存完整、文物储藏丰富

    2018-12-30 13:20

  • 就将陵墓的陵改成了壮志凌云的凌

    就将陵墓的陵改成了壮志凌云的凌

    2018-12-30 12:59

  • 烟台挖掘千年古寺遗址 曾现疑似“舍利子”

    烟台挖掘千年古寺遗址 曾现疑似“舍利子”

    2018-12-30 12: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