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古莲花池内的碑刻承载着史学、经学、文学、书学等重要信息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12:32 我要评论( )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博物馆13日透露,该馆馆长柴汝新与保定当地学者苏禄煊耗时7年著书《古莲花池碑文精?罚?晗缚贾ず妥⒔庵泄??竺?爸?槐6ü帕?ǔ啬谇宓塾?楸?骸ⅰ读?厥樵悍ㄌ?返人?婕暗?4方碑刻,为后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留下珍贵资料。 保定古莲

河北保定市莲池博物馆13日透露,该馆馆长柴汝新与保定当地学者苏禄煊耗时7年著书《古莲花池碑文精选》,详细考证和注解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保定古莲花池内清帝御书碑群、《莲池书院法帖》等所涉及的84方碑刻,为后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留下珍贵资料。

保定古莲花池现存200余方碑刻,其形制多为竖碑和壁碑及经幢等。其中,反映古莲花池曾作为行宫特殊历史地位的30方清帝御书碑刻,汇集唐、宋、元、明书法大家上乘之作的《莲池书院法帖》及体现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等最为著名。

据柴汝新介绍,古莲花池内的碑刻,镌刻年代最早的是“唐代写碑手”苏灵芝的《唐田琬德政碑》,碑文意为表彰唐代易州刺史田琬有德于民的政绩,,清代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其从易县移至保定,1932年移入莲池保存。最为珍稀的是1962年在保定北郊韩庄发掘出土的两座明刻西夏文经幢,这是中国目前罕见的研究党项族晚期历史及其文字的珍贵资料,说明西夏文至明代弘治年间仍被使用,比“不逾元末”的旧说多了100余年。而著名的“龙飞”两字,原书迹是1746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原宾馆改为行宫时乾隆皇帝颁赐,曾供奉于奎画楼,后摹刻于石。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一书分“园中旧藏碑刻”和“近现代新增碑刻”两大部分。“园中旧藏碑刻”分清朝皇帝御书碑刻、“莲池书院法帖”刻石、莲池历代修建碑记、咏莲池行宫十二景诗碑刻、其它旧藏碑刻五小类;“近现代新增碑刻”分移入历代碑刻和当代碑刻两小类。每件碑刻的来历、尺寸、书体等均有详细介绍,并附有碑刻的清晰图片、碑文及碑文注释。

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成武称,古莲花池内的碑刻承载着史学、经学、文学、书学等重要信息,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古莲花池碑文精选》一书为古莲花池文化学者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石。

柴汝新,现任保定市莲池博物馆馆长,著有《莲池书院研究》等专著。苏禄煊,主要致力于地方史和文物研究,著有《慈溪斋诗词》、合著《古莲花池图》等。

保定古莲花池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典园林,曾为清朝皇帝行宫,乾隆、嘉庆二帝多次驻跸。直隶总督李卫在此建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著名学者黄彭年任院长时,曾开设学古堂,号召学生博搜金石,从此,这里成为搜集和保护古代碑刻的场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2019-01-01 22:30

  •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2019-01-01 16:45

  • 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

    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

    2019-01-01 16:23

  • 河北发现一方童子蹴鞠如意形瓷枕 距今约900年历史

    河北发现一方童子蹴鞠如意形瓷枕 距今约900年历史

    2019-01-01 16:2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