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周巷“大墩子”发现汉代墓葬群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11:23 我要评论( )

周巷镇周巷村墓葬群的发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记者日前采访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薛炳宏时了解到,古墓年代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晚期,为研究高邮运东地区的经济、文化、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从目前已发掘的10座墓葬可以看到,部分陪葬品已经

周巷镇周巷村墓葬群的发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记者日前采访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薛炳宏时了解到,古墓年代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晚期,,为研究高邮运东地区的经济、文化、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周巷“大墩子”发现汉代墓葬群

周巷“大墩子”发现汉代墓葬群

周巷“大墩子”发现汉代墓葬群

“从目前已发掘的10座墓葬可以看到,部分陪葬品已经腐烂,灰陶罐、灰陶壶、铜镜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另外还发现了五铢钱和较为珍贵的琉璃蝉。”

九、十号墓为夫妻合葬墓,男棺内放置的铁剑反映了汉代尚武的习俗。墓主头部基本都有铜镜,因为年代久远,铜镜锈蚀风化严重,而在侧厢里还放置了铁戈,虽然也锈蚀严重,但还能辨认出其形制,较为少见。

每座墓都有棺椁板,材质多为楠木和桫木,还有少量的杉木板。从每个墓葬中都有有头厢、足厢或侧厢来看,墓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薛炳宏表示,通过对陪葬器物的初步判断,基本可以断定此墓群是汉代时期的古墓群。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墓葬群处于一处农田中间,呈正方形,长、宽都在70米左右。因为高出周边地区大约2、3米,当地百姓称这里为“大墩子”。考古现场,镇西组的组长周广富向记者介绍道,2012年7、8月间,因为生产需要,他们请人对“大墩子”进行挖掘,清理了四五千方土,才使这里跟周边田地差不多高。

“9月份,土地复垦种小麦,发现这里南高北低,再次请人来挖掘发现了楠木棺材,我们随即向公安和文物部门汇报。”被安排在此地看护现场的周广洪告诉记者,“大墩子”上曾经建过学校,自己就在里面上过几年学。

“大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大墩子’上建了一座抗大农业中学。”65岁的老组长杨代荣说,“原来这里建有二排10间朝南的校舍,西面还有8间草坯房做食堂,但是‘大墩子’为什么这么高,里面还有古墓,之前还真没听说过。”

“目前,我们已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发掘还在进行中,受天气影响,加之有水和稀泥渗透,施工难度较大。”市文广新局原文物科科长李国耀称,这里发现的不仅仅是古墓,还有汉代文化层,可以断定汉朝时期这里已经有人定居。

据了解,这次是高邮运东地区第一次发现汉代墓群,对研究运东地区的经济、文化、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日前,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