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南安的水头镇,有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封闭式的自然村落——内寮村。昨日,在内寮村娘妈寺落成现场,展示了部分从北宋到南宋之间的石柱、瓷器、石雕、砖瓦等建筑构件。据介绍,这上百个构件,都是2011年正月至昨日,内寮村娘妈寺在复建施工期间所出土的文物。更令参观者啧啧称奇的是,内寮村还有嘉庆年间建的古堡,堪称“建筑奇葩”。
记者看到,出土的大量古建筑构件和残片当中,有不少是石柱、瓷器、石雕、砖瓦,还有两个龙头状的瓷器及鳞片状的瓷片。据泉州考古工作者刘志成经多次考察后推断,这些文物应是当年娘妈宫遗址的建筑构件和残片,,年代在北宋到南宋之间。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娘妈宫供奉的是“注生娘娘”陈靖姑。关于注生娘娘,当地则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注生娘娘是专司人间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其信众遍及我国各地。陈靖姑生于唐朝大历年间,为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传说系由观音菩萨血滴所转世投胎,出嫁后怀孕数月,却逢大旱,于是受乡民之托祈雨,最终因脱胎身亡,年仅24岁,临终时曾立下誓言要救助难产的妇女。成神后多次显灵帮助妇女顺利生产,于是被民间奉为注生娘娘。
2011年正月,村民在翻建古庙平整土地时,意外发掘出娘妈古寺遗址,并挖出不少建筑构件和残片。
记者了解到,在内寮村还有数栋一两百年历史的古堡和古厝。刘志成先生告诉记者,在南安康美也有一座与此类似的娘妈寨,不过,当地人所谓的“娘妈”,是垒起古寨、带领乡民抗御山贼强寇侵犯的巾帼英雄。
走进内寮村,其中有一栋古堡,中间大石门上悬有一块写着“迎山送水”四个匾字,并标明该建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这座古堡前面的正墙由闽南红砖建成的“五间张”,而后半部分,由石城堡组成。古堡除一面由红砖砌成以外,其他三面内墙均由直径约三四十厘米的大石头垒成。记者还发现,城堡内还有可以用来抗御山贼强寇侵犯的枪眼。
看到内寮村的石头古堡,刘志成表示,古堡因地势高低而建,前面“五间张”,后面“城堡式”,比南安康美看到的古堡更有特点,堪称建筑一奇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