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18日启动的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00:14 我要评论(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考古专家肖发标介绍,潜水员当日成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 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考古专家肖发标介绍,潜水员当日成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

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探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次从全国征调了专业水下考古队员。18日,队员们按两人一组,分三批潜入前期调查确定的一处疑似沉船点,进行考古潜水探摸工作,

专业水下考古队员克服老爷庙水域水下能见度差、水流急、水温低的困难,最终确认一处沉船遗址,据专家初步分析,该沉船的质地为铁质,时代可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据专家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县与星子县之间,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是鄱阳湖连接长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

自古以来,这段水域就是鄱阳湖最为险要之处,水流湍急,恶浪翻滚,让过往航船难以提防,沉船事故常常发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百慕大”,也被称为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区”。

为揭开这片神秘水域隐藏的水下文化遗产,文物部门从2011年开始,启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的专项探测工作。2011年7月利用磁法探测技术对这片水域进行了普查,在普查发现9个磁异常区,当年10月发现了16个磁异常点,其中12个磁异常点疑似沉船。

肖发标表示,18日启动的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是中国内陆水域首次以潜水探摸方式开展的水下考古。该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今后在内陆水域开展广泛、深入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积累经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2019-01-01 22:20

  •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2019-01-01 19:48

  •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

    2019-01-01 16:4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