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5 23:51 我要评论( )

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岱庙两个碑亭修复保护工程中,出土了汉代云纹瓦当、唐代莲花纹瓦当、宋代兽面纹瓦当等文物。进一步证明岱庙在汉代时期已有重要的大型官式建筑,同时说明在唐宋时期,岱庙仍在其址,岱庙的延续性始终是较为稳定的。 6日,记者从泰安

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岱庙两个碑亭修复保护工程中,出土汉代云纹瓦当、唐代莲花纹瓦当、宋代兽面纹瓦当等文物。进一步证明岱庙在汉代时期已有重要的大型官式建筑,同时说明在唐宋时期,岱庙仍在其址,岱庙的延续性始终是较为稳定的。

6日,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获悉,岱庙明洪武《去封号碑》碑亭和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碑亭修复保护工程主体已完工,正进入油漆彩绘阶段。在对两个碑亭修复保护过程中,发现了汉唐及宋元时期瓦当和清代铁扒钉等文物。“在修复工程下挖地槽时,在现地坪下1.9米处发现12件汉唐及宋元瓦当,较为完整的有6件。在拆安明洪武《去封号碑》碑亭和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碑亭旧台基虎皮石墙时发现15枚清代铁扒钉,目前已经全部整理入库保存。”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发现的这批文物中,有2件形制及尺寸不同的汉代云纹瓦当,其中一件双栏四格界,穿过中心圆相交为十字形,顶端各有一羊角形云纹。另一件双栏四格界,当心起圆突,四格内饰双勾卷云纹。此外还有1件唐代变形莲花纹瓦当,中心圆内饰联珠(联珠内有一乳丁),外围一道凸弦纹和一周联珠纹组成,莲花纹已蜕变为一个个的联珠纹。而3件宋元时期兽面纹瓦当则分别饰虎头纹和鹿头纹。除了这些珍贵的瓦当外,还有15枚清代铁扒钉,分别用于古时碑亭台基夯土基础与虎皮石墙的拉结以及虎皮石墙内石头间拉结加固。

据介绍,瓦当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亦称筒瓦头,因其较瓦背结实,故在建筑遗址中常见。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品类十分繁杂的一类。唐代建筑物上,莲花纹饰已经成为瓦当上的常见纹饰。而在宋元之际,瓦当纹饰从莲花纹饰变为兽面纹饰,这类纹饰系从商周青铜器和古陶瓷的兽面纹饰演变而来。

“岱庙在汉代已有重要的大型官式建筑,此次出土的汉代云纹瓦当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85年1月,在岱庙仁安门安装避雷设施开挖地下槽沟时,发现大量的建筑遗物,其中出土瓦当9件,包括汉代“千秋万岁”瓦当、汉代“长乐未央”瓦当、汉代云纹瓦当、唐代莲花纹瓦当等,证实岱庙在汉代已有大型官式建筑。此次汉代瓦当的出土更加证实了这点。此外,同时出土的唐宋时期瓦当,充分说明岱庙的历史延续性是较为稳定的。而清代铁扒钉在古建筑遗址中的使用,则可作为古代传统维修技术的实物证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2019-01-01 22:54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2019-01-01 22:2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