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一、历年工作概述 该遗址于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5 21:28 我要评论( )

官庄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部。遗址北依连霍高速公路,东部及东南部部分叠压于现代村庄下,南越南水北调干渠,西邻荥阳至北邙的公路,官庄至大张的乡村公路自遗址中部东西向穿过。整个遗址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官庄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部。遗址北依连霍高速公路,东部及东南部部分叠压于现代村庄下,南越南水北调干渠,西邻荥阳至北邙的公路,官庄至大张的乡村公路自遗址中部东西向穿过。整个遗址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一、历年工作概述

该遗址于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04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官庄遗址进行了复查和试掘;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现了遗址的南、东侧外壕,并发掘了一批保存较好的两周墓葬。因较高的学术价值,曾入选201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根据文献记载,官庄遗址所在的郑州西北部在西周时期是管、东虢等国所在。近年来,郑州洼刘及荥阳西司马、娘娘寨、蒋寨等西周墓地和遗址的发掘,为寻找该地区的西周封国提供了新的线索。为了继续探索郑州西北部两周考古学文化的面貌,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1年6月开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围绕官庄遗址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工作。

本年度对官庄遗址的勘探和发掘,确认了遗址的外壕,发现了位于外壕中部的大城、小城,并对大城、小城的环壕进行了解剖,揭露了小城南门遗迹。在小城内发掘了大量两周时期的灰坑,并清理了一些墓葬、马坑等。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蚌制品等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

二、主要收获

(一)外壕

外壕发现于2010年,当年进行了解剖和勘探,本年度又做了进一步的勘探。考古工作表明,外壕目前仅存南外壕、东外壕及北外壕的东段。遗址西部、西北部因地势较低,未发现外壕。<br>南外壕位于南水北调渠线内,长约1300米,其东端与东外壕相接,向西则逐渐变浅变窄,最终消失;东外壕长约900米;北外壕东段长540米,其西段稍向北折,与小城外壕相接。从发掘及勘探的情况看,外壕宽2~6.5米,,深2.7~4.2米。

(二)大城

大城位于外壕内中部,平面呈东西长方形,目前发现有环壕及内侧的红褐色生土带(墙基)。

大城东、西壕长约420米,南、北壕长约750米,围合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大城环壕与小城外壕相通,其北壕中段即是小城的南外壕。壕宽约19米,深约5米。从对南壕的解剖情况来看,壕内堆积可分8层,其中第⑧层未见遗物出土,第⑦层出土有西周晚期典型的陶鬲、豆、罐等,未见更晚遗物。

<br>大城环壕内侧为一周红褐色生土条带,宽约9米,表面平整。受发掘区域所限,同时被毁严重,暂未发现明显夯层,在生土条带上有数层垫土,目前未见其他遗迹现象,其内侧则为密集的灰坑。结合小城的相关迹象看,此红褐色生土条带应为大城的墙基。

(三)小城

小城位于外壕内北中部,大城之北,平面近方形,由两重环壕环绕,环壕内侧为红褐色生土条带(墙基)。

1.内、外环壕

小城外环壕宽10~12米,内环壕宽16~20米,内、外环壕之间为宽10~16米的生土带。北、南、西三面壕长265~270米,东壕较长,约310米。包括环壕在内的小城总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小城外壕与大城环壕相通,深约4米;内壕深约8米。

 一、历年工作概述 该遗址于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小城西侧内壕、墙基及其上的道路(上南下北)

2.城门遗迹

小城南壕中部发现一处出入口遗迹,呈舌状突出,从内壕内侧红褐色生土带向南延伸,伸入内壕中,东西宽约9米。其上发现有柱洞及建筑基槽,破坏较甚。根据发掘和勘探情况,推测此处应是南部城门所在,由于发掘探方南部有一东西向村间公路,尚无法弄清城门外部的具体形制。

3.关于城墙

小城的内环壕内侧为红褐色生土条带,宽8~10米,绕城一周,表面非常平整,我们认为应是城墙墙基,理由如下:(1)从发掘及勘探的情况看,小城内的遗迹现象非常密集,但均分布于红褐色生土条带内,很少有遗迹打破红褐色生土带。这表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活动避开了这一环形条带,其上应有某种设施存在。(2)对小城西、南两侧环壕的解剖中,在内壕及红褐色生土带内侧的灰坑内均发现有大量散乱的夯土块(图六);而在对小城中部、东北部的发掘中,以及在对小城的全面普探中却未见夯土遗存。这表明散乱的夯土块应与红褐色生土带上的设施有关,即应是夯土城墙的倒塌堆积。(3)在小城西侧的发掘中,曾在红褐色生土带东侧局部发现数层夯土,应为夯土墙或其垫土的残存,但破坏严重。

(四)灰坑

目前已清理灰坑330余座,其中包括水井、殉马坑、窖穴等。出土遗物包括大量陶、石、骨蚌器等,年代自西周中晚期延至春秋战国时期。此外也有少量龙山时期的灰坑。

出土的一些东周时期陶豆上发现有“左司工格氏”、“右司工格氏”、“格氏”等陶文。

(五)墓葬

已发掘墓葬19座。在小城内东北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地。墓地按方向可分为两组,各组布局规整、排列有序,共出土了包括铜鼎、铜戈、陶罐、陶盆、陶豆及其它车马器、玉石蚌器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年代自西周中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一、历年工作概述 该遗址于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2012XGGH321中的殉马

(六)遗物

从出土遗物看,遗址的时代主要是西周、春秋时期。典型陶器的分期如图二〇所示。

三、初步认识

官庄遗址的遗存涵盖了龙山、两周、汉、唐宋及明清时期,而以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河南挖出明朝古墓尸体完好

    河南挖出明朝古墓尸体完好

    2019-01-01 16:45

  • 辛村村址为王陵区所在地

    辛村村址为王陵区所在地

    2019-01-01 16:22

  • 河南济源发现完好明代古墓壁画

    河南济源发现完好明代古墓壁画

    2018-12-30 13:15

  • 在全国各省市中遥遥领先

    在全国各省市中遥遥领先

    2018-12-30 12:4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