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武清一工地挖出九座汉魏古墓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5 20:10 我要评论( )

一场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正常勘探,没想到勘探出宝贝。经过25天的连续勘测,在这片区域竟发现了9座墓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墓葬结构特点,初步认定其是汉魏时期,距今约2000年的墓葬群。目前勘探工作已经结束,大约六百多平方米的区域正处于待发掘状态。

一场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正常勘探,没想到勘探出“宝贝”。经过25天的连续勘测,在这片区域竟发现了9座墓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墓葬结构特点,初步认定其是汉魏时期,距今约2000年的墓葬群。目前勘探工作已经结束,大约六百多平方米的区域正处于“待发掘”状态。

武清一工地挖出九座汉魏古墓

这座墓葬群位于武清开发区,考古人员指着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工程的施工现场说道:“这就是墓葬群”。记者看到,地上立着“请勿动土及堆放材料”的牌子、周围拉着绳子、撒上白石灰,被这些明显“标识”保护起来的六百多平方米的地方就是即将被发掘的汉墓群了。

回忆起当初勘探时的情境,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相军说道,“最初我们在工地泥土中发现了一些瓷器碎片,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有所怀疑,说不定是建筑物遗迹,没想到最后竟发现了古墓。”相军告诉记者,自从对这块“工地”产生怀疑,工作人员就采取全方位勘探搜索,不放过一寸土地。

记者从相军那里了解到,他们之所以会到工地勘探,是因为有相关规定——现有的一些需国家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开工,都要有文物部门出具的“没有文物”的相关证明,所以文物局委托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考古勘探。

没想到,这次正常的勘探工作,竟然“收获”了9个汉魏时期的墓葬。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勘探发现的是一个位置比较集中的汉墓群,一共有九个墓葬,其中最早的一座墓葬属于东汉时期。这些墓葬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带有墓道,唯一一座没有墓道的最小的墓葬长2.2米、宽1.0米、深1.9米,,最大的墓葬光是墓道就有4米长,1.3米宽,全长更是达到了14米。

项目负责人相军告诉记者,通过运用一些专用技术手段对古墓进行勘探后发现,这些古墓均为砖室结构,反映中国从汉代才开始有砖室结构的古墓,“西汉时期基本上还都是土坑墓了,到东汉就开始兴起来砖室墓,汉魏至今已有2000年。”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梅鹏云主任表示,做好前期工作后将和工程建设单位进行配合,组织工作人员进入“待发掘”区域进行发掘,如一切顺利,发掘工作将会进行一个月左右。“汉代古墓群在武清城区周围是非常有价值的,协调好各方后,我们就会着手发掘,希望能够有所收获,为天津市历史提供更多的素材。”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揭秘圆明园考古:挖出金银财宝 不如捡皇室地砖

    揭秘圆明园考古:挖出金银财宝 不如捡皇室地砖

    2019-01-01 19:46

  • 河南挖出明朝古墓尸体完好

    河南挖出明朝古墓尸体完好

    2019-01-01 16:45

  • 但是由于墓穴内有大量积水和淤泥

    但是由于墓穴内有大量积水和淤泥

    2018-12-30 13:4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