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新发现的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4 18:07 我要评论( )

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原始的带毛发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8日,这一新发现以《侏罗纪哺乳形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为题,发表

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原始的带毛发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8日,这一新发现以《侏罗纪哺乳形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为题,,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新发现的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

图为“哺乳形巨齿兽”化石标本。

新发现的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

图为“巨齿兽”复原图。

该论文由沈阳师范大学青年古脊椎动物专家周长付和伍少远、国际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罗哲西和波恩大学教授T·马丁共同合作完成。目前,“巨齿兽”正型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记者在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看到了“巨齿兽”化石标本。周长付告诉记者,新发现的“巨齿兽”体长约30厘米,体重估计约250克。与以往哺乳动物化石不同,“巨齿兽”完整保存了90%以上的躯体,有完整的头颅和骨骼,是最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之一。这为追溯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据周长付介绍,新发现的“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腹部保存有裸露的皮肤褶皱。据此推测“巨齿兽”很有可能具有一个裸露的腹部,但目前还无法推测是否发育有育儿袋。已发现的毛皮和类似鸭嘴兽的跗骨毒刺,证实了早期原始形哺乳动物已广泛具有哺乳类皮肤结构。而且,“巨齿兽”的胫骨和腓骨的两端已经愈合,其骨骼特征类似于现生犰狳类或蹄兔类,特别是与非洲现生的岩蹄兔的地栖生活方式和习性近似。

此外,它的臼齿已高度特化,上下牙齿可精确咬合。这说明“巨齿兽”显现了杂食性和食草性,但以食植物为主。它的下颌式中耳以及原始的踝关节,也表明了哺乳动物祖先的特征。

沈阳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综合性大学,古生物学科发展迅速。近年来该校已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3篇论文,并先后成立了古生物研究所和我国唯一一所“古生物学院”,还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共建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