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组织项目组历时近半年,对身患多重病害的卓尼石门寺大经堂进行了勘察测绘,并于近日完成保护方案编制工作。
石门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石门村,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属于汉藏结合式建筑,是汉藏建筑结合的典型实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兴建于藏历第十绕迥木羊年即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由加玛沟凯乔·罗哲隆智所创建。
石门寺内原建有大经堂等9座佛殿,周边有嘛呢经轮房及佛塔,鼎盛时期有僧众500余人。现仅存大经堂1座,为歇山带前廊式木构建筑,坐东朝西。殿内四壁壁画保存较为完整,梁架上彩画色彩艳丽,具有明代风格。1987年卓尼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过修缮。
近年来,石门寺大经堂存在木构架歪闪、部分构件糟朽开裂,屋面泥背防水层松散、望板糟朽开裂,回廊栏杆破损、拔榫和歪闪,,地面木地板局部起翘、磨损、糟朽,墙皮开裂、脱落,墙体歪闪等病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