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4 09:20 我要评论( )

卡若遗址对于研究中国西南古代民族迁徙,与黄河流域等地文化联系,证明西藏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存,并探讨藏族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说。 永忠达瓦介绍说,2004年,昌都地区投资70万元人民币修建总长

“卡若遗址对于研究中国西南古代民族迁徙,与黄河流域等地文化联系,证明西藏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存,并探讨藏族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说。

永忠达瓦介绍说,2004年,,昌都地区投资70万元人民币修建总长1114米的水泥围墙,并从1979年起聘用专人24小时对遗址进行看管。1979年8月18日,卡若遗址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昌都地区第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委托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对卡若遗址进行了整体规划,规划定性为遗址公园。永忠达瓦表示,卡若遗址公园建设已经被列入到西藏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中,预计总投资1.2亿元。

他说,卡若遗址将会受到国家层面的开发和保护,对于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高原史前人类文明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环境。

据永忠达瓦介绍,根据规划,卡若遗址公园包括卡若遗址展示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卡若康乐谷、藏家民俗体验区、文化遗产博览园,以及一条昌都历史文化旅游线。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的卡若镇卡若村,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约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另两项为拉萨曲贡文化遗址、藏北细石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经初步辨识为四臂观音、不动佛、释迦牟尼佛

    经初步辨识为四臂观音、不动佛、释迦牟尼佛

    2019-01-01 16:45

  • 其食谱分别以幼时吃鱼、吃粟为主;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有粟、黍等

    其食谱分别以幼时吃鱼、吃粟为主;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有粟、黍等

    2019-01-01 16:22

  •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

    2019-01-01 16:22

  • 四壁皆为晚期绘制的壁画

    四壁皆为晚期绘制的壁画

    2018-12-30 07:5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