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二里头文化遗存与传说中的夏人、夏文化在时间、空间和内涵上基本对应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4 08:20 我要评论( )

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郑州市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嵩山与夏文明纪念登封玉村首次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60周年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以及河南省内的4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回顾6

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郑州市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嵩山与夏文明——纪念登封玉村首次发现里头文化遗存60周年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以及河南省内的4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回顾60年来二里头遗存发现与研究及夏文明、中国文明的探索方面前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拓之路,追寻学术进步的内在逻辑,总结历史经验,规划未来课题。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名誉会长、原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曹兵武在开幕式上致辞,河南考古元老、年近九十的许顺湛先生回顾了参与夏文化发现与研究的过程和体会,宋豫秦、殷玮璋、周昆叔、许宏、王立新、夏正楷等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充分地交流了二里头文化及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夏是中国古史传说中的第一王朝,开辟了华夏历史的新篇章。二里头文化遗存与传说中的夏人、夏文化在时间、空间和内涵上基本对应,为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性线索。二里头文化崛起于嵩山周边,是早期中国形成与演进中的大事。而环绕嵩山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类遗存到二里头文化的演进和突变,以及有关大禹治水、夏的崛起等历史传说,揭示了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文化格局中脱颖而出的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发现、新研究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我们对这个历史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因此,60年前登封玉村二里头类遗存的发现与认识在混沌的早期中国认识中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口,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尽管最后该类遗存以二里头遗址命名,二里头遗址成为二里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但是登封玉村发现的价值与意义不容低估。

专家们认为,加强二里头文化及相关遗存与历史传说的研究和认识,加强嵩山及其周边古环境与古文化关系的研究和认识,探索何以嵩山、何以中原、何以华夏,是回答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以及在世界文明舞台上长盛不衰的关键性问题。加强研究成果的社会分享,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为业界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中国文物报社应该在成果的宣传推广方面承担更多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望京楼夏代城址面积仅次于夏代都城偃师二里头

    望京楼夏代城址面积仅次于夏代都城偃师二里头

    2018-12-28 23:02

  • 只要是弘扬列子文化的事

    只要是弘扬列子文化的事

    2018-12-27 18:52

  • 学界对于更早期的基干四足动物的研究并不充分

    学界对于更早期的基干四足动物的研究并不充分

    2018-12-27 06:35

  • 学界对于其出土处研究颇多

    学界对于其出土处研究颇多

    2018-12-26 16:5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