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地上遗址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喜村西北。在土地平整过程中出土一批玉石器并引发盗掘,海宁市博物馆获悉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制止并保护好现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宁博物馆联合对酒地上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M6 玉瑗与玉钺
M6玉冠饰
经勘探,初步了解到遗址面积约30000平方米,已揭露1200平方米,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已发现多座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人工营建的土台,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30座。因遗址上部良渚文化晚期堆积已被夷平,现存的墓葬绝大多数属良渚文化早中期及崧泽文化晚期,其中M6为良渚文化中期较早阶段的显贵大墓。
M6长2.4、宽0.8米,墓坑上部已被破坏,残深约0.1米。墓主人头向南,为仰身直肢葬。头端随葬玉管、玉珠、玉锥形器等玉器8件,杯、罐、壶等陶器5件,另有2副獠牙,,上腹置石钺2件和一组玉串饰,左右手位置分别有玉瑗和玉钺各一件,脚端放置鼎、罐等陶器2件,石镰1件,共计随葬品29件(组)。玉器中玉瑗、玉钺的质料上乘、加工精美,其中头端的圆形带孔双耳器器型独特,较为少见,可能为冠饰。从陶器及玉器的形制特征判断,此墓的年代为良渚文化中期较早阶段。
酒地上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嘉兴地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及良渚文化的演进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