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高坪镇西北2公里处,有一个不足300人的小村庄,却叫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平洋村。走进太平洋村,还可以看到一稀罕的文物,村口有个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石牌坊,门楣上赫然刻着令人费解的四个行书:“荆魏后裔”。
“村名古时为大坂源,源自村前有大片的田坂。很早的时候,一位北方来的干部没听懂当地村民的口音,误将村名写作太平洋,后来便一直以太平洋为名。”一个暖暖的冬日,记者走进太平洋村,听村里的一位老学究为我们解疑释惑。“至于村口的那个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石牌坊,距今已有400年,石坊上的匾刻为荆魏后裔,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村全部姓王,都是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的后裔,王安石为荆国公,王安礼受封魏国公,安石无后,安礼曾过继一个儿子给哥哥,但也未传下后代,因敬重荆国公人品,我们这些魏国公后裔均称荆魏后裔。”
记者查阅了太平洋村清代光绪年间的族谱,历史上多有名人士大夫为之作谱序,最引人注目的是万历年间福建巡抚朱钦相为该村作的谱序,朱钦相是临川人,曾创修万魁塔。朱钦相在三公王氏族谱序中写道,安石荆国公居上池,安礼魏国公则徙庆延坊,,衍为东乡之菱源,南乡之荣山,西乡之溪头、大坂,金溪之壕瑚、鹅塘,皆魏国公之嫡裔,诚言之详矣。王氏有七兄弟,其中荆国公声名最显,文章居八大家之一,魏国公次之,其后裔繁茂,为承继香火,安礼后裔村落多亦称荆魏后裔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