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洪合镇大桥村周家浜,很多人纷至沓来。这里正在对一座墓穴进行发掘。
从墓志铭来看,这座古墓应该修建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将近600年。
对于这座突然被发现的古墓,外界传言纷纷,当地甚至传言埋有18袋金元宝。
挖出两具棺木十余件文物
如果不是平整土地,大桥村这座古墓至今无人知晓。
2月24日,平整土地的施工人员在推土时,意外发现两块墓碑,上面有字。土下面还有棺木。很快,这里就被保护起来。
由于这里要平整土地,再让古墓留在原地已经不可能,嘉兴博物馆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清理。
但是天公不作美,,发掘工作被延迟到昨天。
昨天一大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嘉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等都赶到了周家浜。听说古墓要进行发掘,这一带的村民也纷纷赶来观看。
早上7点,挖掘机先在墓穴周边挖了四方形的深坑,再对墓穴主体进行发掘。
9点左右,占地9平方米左右的墓穴主体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时大家发现,这座墓穴一共有两具棺木,一东一西。这两具棺木都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称棺、外层称椁,层缝中浇注了由石灰和糯米浆等组成的三合土,异常坚固。
对于这种在墓中出现的三合土,嘉兴博物馆副馆长吴海红说,在已发现的明朝墓穴中比较常见。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座墓穴盗墓者未曾“光顾”过。
棺木被打开后,里面已经很难看到遗骸。随即,工作人员对棺木里的东西进行清理,随葬器物一件件被发现:棉布、藤条、碗、珠子、铜镜、盒子、拐杖等。
盒子和拐杖的发现,立即在人群中引起一阵轰动。
盒子比一整块砖稍微大一些,由于外面都是泥土,看不出它原本的模样。有人猜测,盒子里有金银首饰。也有人猜测,里面是刺绣用具。
拐杖为木质,长1米多,深色。如果这具棺木真是杨妙圆的,那么可以推断她生前使用过拐杖。
另外,在这具棺木里还发现了一张纸钱,上面写着“萬”和“壹”两个字。
下午,工作人员又对西边的这具棺木进行清理。
西边的棺木看上去比东边的更简单些。可能是泥水渗进去的缘故,里面一大半空间都是泥浆。将泥浆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后,工作人员在里面找到了一双筷子、一个锡盒、两块鎏金物、一个木盒,还有一个像耳挖子一样的东西。
下午2点多,发掘工作完毕,这座墓穴被回填。
墓穴真相有待揭开
传说的18袋金元宝没有被发现,墓穴里出土的东西从价值来说并不贵重。这让很多村民对古墓有了另外的猜测,它也许不是“周员外”的墓穴。
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周员外”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户人家,相传他家占据了周家浜的大部分土地。
洪合镇政府相关人员则认为,“周员外”只是传言,到底有没有这个人还不知道。从墓志铭和墓穴里出土的器物来看,墓主应该就是杨妙圆。
墓志铭上写的明明只有杨妙圆,为何墓穴里却发现两具棺木呢?
这一点,无论是省内考古专家还是市博物馆的专家,都没有给出解释。吴海红说,一切还要等进一步研究再说。
不过吴海红表示,在嘉兴区域范围内,这一时期的古墓很少被发现。因此,无论是古墓还是出土的文物,对于研究嘉兴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价值。
记者了解到,墓穴里出土的文物,被放进了特制袋,还贴上了标签,工作人员将把它们带回博物馆,进行浸泡、清洗,再仔细研究。到时,这座古墓的有关情况,将被一一揭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