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塔基外层岩石遭风化和雨水侵蚀严重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2 06:09 我要评论( )

近日,山西晋祠博物馆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保护修缮时,首次发现塔顶的八条琉璃龙。这些琉璃龙采用了亮丽的黄、绿、蓝、白、紫等釉色,以浮雕技术塑造烧制而成,堪称清代琉璃中佳品。此次保护修缮工程从2012年8月开始,预计今年5月底竣工。 琉璃龙高约3.4米

近日,山西晋祠博物馆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保护修缮时,首次发现塔顶的八条琉璃龙。这些琉璃龙采用了亮丽的黄、绿、蓝、白、紫等釉色,以浮雕技术塑造烧制而成,堪称清代琉璃中佳品。此次保护修缮工程从2012年8月开始,预计今年5月底竣工。

塔基外层岩石遭风化和雨水侵蚀严重

琉璃龙高约3.4米,呈八瓣倒扇形,上小下大,每一瓣代表一个方向。每条龙由48块至50块琉璃瓦件组成,每块琉璃瓦上都有方位及顺序。八条龙雕塑精致,色彩艳丽,有的盘坐,有的飞行,有的直冲云霄,有的翻身入海,形态均异,配以花卉、祥云和海水的图案背景,栩栩如生。

晋祠博物馆古建部主任李晋芳说,由于舍利生生塔年久失修,砖石堆砌的塔身出现了多处裂缝,塔基外层岩石遭风化和雨水侵蚀严重,出现了大面积剥落现象。另外,由于塔顶漏雨,塔身内部也开始被雨水侵蚀。塔顶新发现的琉璃龙瓦片和脊饰出现破败、脱落情况。此次投入160余万元资金对砖塔进行了揭瓦抢修,目前危险已经排除。

据了解,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始建于北魏前。晋祠内著名的周柏、唐槐,,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精美的宋塑侍女像、圣母像合誉为“晋祠三绝”。晋祠舍利生生塔,最早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现存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所建,塔平面呈八边形,塔身高38米,为七层仿木构楼阁式砖塔。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4号墓为西晋惠帝元康五年的墓

    4号墓为西晋惠帝元康五年的墓

    2018-12-30 13:05

  • 烟台挖掘千年古寺遗址 曾现疑似“舍利子”

    烟台挖掘千年古寺遗址 曾现疑似“舍利子”

    2018-12-30 12:09

  • 这两座古墓比西晋古墓价值更大

    这两座古墓比西晋古墓价值更大

    2018-12-30 01:22

  • 金棺上刻有舍利金涵等字样

    金棺上刻有舍利金涵等字样

    2018-12-30 00:2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