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途中发现“宝贝”
郧县柳陂镇新集镇市政公园位于金矿村10组,工地建设栽种花草树木需要培植肥土,肥土取于吴家沟村2组。这里以前是一道小山梁,因为土里出金子,所以几年前被人们开采淘金。
“拉了很长时间的土,但没想到会是化石群。”44岁的周成永是当地人,一直从事拉渣土工作。去年冬天,他每天来回都要来回运土十几趟,将金矿上的黄沙土拉倒在柳陂镇新集镇市政公园。
3月28日下午,杨永国、秦志山等6名工人在公园内将一大堆土平整时,突然发现一块硬邦邦的东西。
“仔细看着又不像石头,像动物的冒个部位,因为埋在地里很久,上面沾满土。”杨永国想,可能是动物化石,于是他立即向柳陂派出所报案。
当时在值班的副所长张照栓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带上相机赶往现场,同时汇报给上级领导。经同意后,张照栓把施工现场内类似硬邦邦的东西全部搬运到派出所,因时间已晚,疑似物只能暂时放在所里。
3月29日,刚一上班,柳陂派出所就与郧县文物局电话联系,该文物专家周鹏辨认后,初步鉴定为大象骨骼化石。随后,将化石群带回郧县文物局。
初步鉴定有大象、貘等动物骨骼化石
昨日下午,记者在郧县文物局储存室内看到,大大小小的化石有10块,多为动物骨骼和牙齿等。
“这一排牙齿很可能是貘或者猎狗的。”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通过仔细辨别后告诉记者,这些化石群包括大象、貘、水鹿、牛、马、猎狗等动物骨骼。
“这么多动物骨骼化石集中在一块,很罕见。”周兴明分析,出现这样的化石,有两种可能存在。第一种可能是,化石群发掘地是早期人类生活的集中地,这些动物骨骼是当时人类丢放垃圾的集中地。另一种可能是,当时发生大的自然灾害,这些动物被洪水大漩涡混在一起,日积月累成了化石群。
周兴明介绍,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古地质变迁和古生物进化、演变、灭绝,以及对“郧县人”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郧县境内曾发现类似化石群
记者了解到,文物专家曾在郧县城老城伏龙观发现类似化石群。该遗址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保存在汉水中游第四级阶地白色细砂层中。动物化石种类包括无颈鬃豪猪、爪哇豺、西藏黑熊、猪獾、果子狸、东方剑齿象、貘、中国犀、李氏野猪、水鹿、青羊、水牛等。文化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组合包括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遗址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文化面貌属长江流域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汉江流域出现这些化石群,一般在海拔150-200米的位置。”周新明介绍,根据鉴定,柳陂镇新集镇发现化石群的位置符合这个条件。
周新明还表示,目前丹江口市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颗长3米多的大象牙,就是在十堰境内汉江流域发掘的。
发掘现场将被保护起来
昨日下午,记者随同郧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前往柳陂镇吴家沟村2组看到,这里的采金车辆正在施工。发掘现场已经铺上三四米厚的黄土。周成永表示,这些化石群就是从这里拉走的。
郧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早在2009年,工作人员对此地就进行过调查,并将该地列为化石点。昨日下午,工作人员对多次勘测后暂时没有发现其他化石群。
“我们将和当地政府协调,现场将被暂停施工,并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对该地进一步发掘。”一位文物专家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