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明朝墓群遗址改建文化公园 部分居民感觉害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2 03:57 我要评论( )

有网友爆料称,位于成都长和路一处墓地近期经过整修,将对外开放。因为墓地与周边住房距离很近,硕大的坟包让一些居民 害怕了。 昨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该墓地原为明蜀王府下人墓群遗址,历史达数百年。根据计划,古墓群变身特色文化公园将于今年完成

明朝墓群遗址改建文化公园 部分居民感觉害怕

有网友爆料称,位于成都长和路一处墓地近期经过整修,将对外开放。因为墓地与周边住房距离很近,硕大的坟包让一些居民 “害怕”了。

昨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该墓地原为明蜀王府下人墓群遗址,历史达数百年。根据计划,古墓群变身特色文化公园将于今年完成打造。成都民俗学家袁庭栋对此表示:“肯定会很有历史感。”

新业主 心畏惧

买的婚房面朝“坟包”

目前,位于成都市西北门的“新桥明园”还没有对外开放。昨日下午,记者看到,大门被蓝色围栏挡住,透过隔离的灌木丛,可以看到园内的一些面貌。植被密集,大多地方有绿色草坪覆盖,园子中央有一个大土包,高10米左右,旁边还有一个小土包,与周围居民口中的“坟包”相符。

与新桥明园一墙之隔的居民小区有4个,其中“万基兰御”于2011年建成。张先生今年年初才搬进该小区,“买的是二手房,之前过来看过一次,地段和环境都不错,价钱也便宜,就直接定下来了。”张先生说,他住的10楼,客厅正对着新桥明园,“当初说是公园,买下来才晓得是墓地,还专门买了面朝这边的户型。”

墓地哪敢让娃娃去耍

如今,大呼“上当”的张先生找到之前的业主理论,“他说这就是个公园,让我不要太在意。看上去是个公园,不晓得还好,晓得了就觉得害怕。你想每天站到阳台上,看到的就是这个(墓地),心情咋会好嘛。”

张先生无奈地说,自己当初准备把这房子作为婚房用,“现在根本不敢请人到家里来耍,每个人一来就问这个是啥子,我怎么说嘛?”

同张先生一样,还有一些居民对这个墓地心存畏惧,“说不清楚怕啥子,就是害怕。”该小区的业主李女士说,“想给娃娃找个耍的地方,现在晓得是那个(墓地),都不敢让娃娃过去耍了。”

老居民 看得开

风水好 盼着晒太阳

在新桥明园入口人行道旁,立有一块标识牌,介绍是“明蜀王府墓群遗址”。尽管公园还未正式对外开放,不过有居民在公园外的小广场上散步休闲。

对于新建成的公园,不少人还是满怀期待。“不晓得他们怕啥子,反正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一点不介意。”旁边“九里苑”的住户张清泉大爷说,自己对新整修的“明园”印象不错,“等正式开放了,肯定天天去晒太阳。”

张大爷还说:“把墓地建在这里,恰恰说明这个地方风水好,住起来也安逸嘛。”

约发小回来叙叙旧

在张大爷的印象里,新桥明园本是一片乱坟堆,虽然是文物,但是没有受到太多重视,里面的环境一直不是很好,“原先里面都是光秃秃的,要不是一块牌子立起,根本不晓得是个古董。”张大爷说,“哪个说小娃娃耍不得嘛,前头好多年,都是些小娃娃在里面耍。”

周边住户吕先生则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在墓地边长大,一直心怀敬畏,“没觉得有些疏远,反而觉得亲切。现在好多朋友说在哪里耍,都先约到这里来,都是一起耍大的哥们儿,这里面有好多我们的回忆哦。”

官方回应

以古墓群为核心的特色公园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村的“新桥明园”,是明代古墓群变身的特色文化公园。

有历史

距今已近五百年

经过考古人员的勘探,该古墓群现存范围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30米。去年,考古人员对该古墓群进行勘探和发掘,得出答案:这个古墓群是一处统一规划布局的明代蜀王府太监墓地,已知的下葬时间从明正德九年(1514年)至万历八年(1580年),其最早建筑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经过考古人员确认,古墓群为明代蜀王府下人墓群。据悉,该古墓群于1991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是省市文物部门重点监管区域。

将变身

配套明代风格建筑

根据计划,古墓群变身特色文化公园将于今年完成打造。“变身”计划中,这一特色公园里修建有明代风格砖木结构景观性公共建筑,配套铺设园区青石板人行步道,并种植相适应的植物。

专家说法

步入其中触摸历史脉络

步入一座以古墓群为核心的特色公园里休闲,感受是什么?成都民俗学家袁庭栋表示:“肯定会很有历史感。”

袁庭栋曾经亲访过该座古墓群,“进入古墓群,感觉脚下踩的每一寸土壤都在无声地讲述历史,而现场发掘出的文物更有沧桑感。”他认为,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打造古墓群为公园,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更能让人们在休闲之余触摸历史的脉络,从中了解历史。“这座古墓群为研究明代墓葬建筑风格及发展史,乃至明代藩王制度、明代四川历史都提供了宝贵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2019-01-01 22:44

  •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2019-01-01 22:43

  •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2019-01-01 22:42

  •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2019-01-01 22:3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