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河北武强出土隋代汉白玉墓志铭:刻有401字铭文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17:15 我要评论( )

刘旷墓志铭。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皇14年,墓主为大隋,故莒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君,讳

河北武强出土隋代汉白玉墓志铭:刻有401字铭文

刘旷墓志铭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皇14年,墓主为“大隋,故莒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君,讳旷,字宽亮,信都武强人。开皇七年(公元588年),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尚书左仆射高颖言其状,上召之,擢拜莒州刺史。开皇十四年(公元595年)甲寅六月卒,年六十八春秋。葬于漳水南岸,官道以左,祖茔吉地,刊石为志。”该墓志距今1419年,系武强至今出土最早的一方墓志。

从墓志可以看出,刘旷为官清廉,不仅“单骑上任”,而且一生中“恤民,不置产业,”还把仅有的俸禄“赈济穷乏百姓”。在历任平乡令、临颍令和莒州刺史的多年官场内,唯一的家产是“一担书”。

经查阅史志,《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中有《刘旷传》,所记载功绩与出土墓志相吻合,只是其传中有“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的词句,对于刘旷的籍贯,1000多年来一直是个悬念,这次刘旷墓志的出土,证实刘旷是“信都武强人”,而且“葬于漳水南岸,官道以左,祖茔吉地”。

隋唐时期,武强县被载入史册的除刘旷外,还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着“家有坟籍”而成就刘炫、刘焯之“大业”的大儒刘智海和中兴唐室的宰相刘幽求,他们在家族和文脉上是否有内在联系,值得进一步考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2019-01-01 22:54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2019-01-01 22:30

  •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2019-01-01 22:2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