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民间文物收藏家将138件古代墓志文物捐赠博物馆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16:18 我要评论( )

陕西民间收藏家王永安,16日将138件古代墓志文物无偿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批墓志以隋唐时期为主,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且不乏珍品。 在王永安捐藏的墓志中,《韦渠牟墓志》的撰文者是唐代名臣、当时文坛大家权德舆,志主韦渠牟在新、旧《唐书》

陕西民间收藏家王永安,16日将138件古代墓志文物无偿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批墓志以隋唐时期为主,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且不乏珍品。

在王永安捐藏的墓志中,《韦渠牟墓志》的撰文者是唐代名臣、当时文坛大家权德舆,志主韦渠牟在新、旧《唐书》中都有传记。墓志记载韦渠牟著有文集三十卷,撰《庄子会释》《孝经维摩经疏》等共十余万言,记述丰富真实,可补唐史。另有五代后梁《薛贻矩墓志》,志文记载了薛氏家族世系及薛贻矩历官情况,墓志中涉及的薛氏婚姻圈、交游圈等多方面内容,对薛氏家族及晚唐五代史的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官服上的“陵阳公样”创自初唐时期的著名画家窦师纶,这批捐赠墓志中就有《窦师纶墓志》。志主窦师纶是唐代著名画家,丝织工艺师,官至大府卿,封陵阳公,因对舆服制度颇有研究且精通织物图案设计,被唐政府派往盛产丝绸的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他在继承优秀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中亚、西亚等地的题材和表现技法,创造出寓意祥瑞、章彩奇丽的各式新颖绫锦,被誉为“陵阳公样”,风靡一时。

“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面对大量珍贵文物流散于社会、疏于保护的忧心,我走上了收藏、保护墓志铭文化遗产的道路。”捐赠墓志的民间收藏家王永安告诉记者,他利用十余年时间收集这些墓志。为了使文物得到更好地保护,更能发挥其社会价值,他决定将其捐赠给国有博物馆

墓志是墓冢之文,埋于墓中,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谱系、官职、卒葬年月、生平事迹等,并系之以铭,对死者加以赞颂和怀念。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于右任先生曾为碑林捐赠珍贵的北朝隋唐墓志300余种,近年来在陕西地区新征唐至明清墓志250余种,加上此次王永安先生无偿捐献的138件墓志,极大丰富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墓志文物藏品的数量。他表示,,这些墓志将经过整理在《西安碑林新入藏墓志续编》一书中全面呈现,为学界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更好地服务社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2019-01-01 22:54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2019-01-01 22:2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