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摩崖石刻群位于离金川县城不远的勒乌乡山上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15:35 我要评论( )

崖壁上刻的苯教法师像。 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亚莎教授现场调查。 崖壁上刻的阿修罗神。 记者22日从四川金川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境内勒乌乡马厂村发现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的苯教摩崖线刻群,是目前发现的苯教图像规模最大的早期摩崖线

摩崖石刻群位于离金川县城不远的勒乌乡山上

崖壁上刻的苯教法师像。

摩崖石刻群位于离金川县城不远的勒乌乡山上

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亚莎教授现场调查。

摩崖石刻群位于离金川县城不远的勒乌乡山上

崖壁上刻的阿修罗神。

记者22日从四川金川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境内勒乌乡马厂村发现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的苯教摩崖线刻群,是目前发现的苯教图像规模最大的早期摩崖线刻群,是苯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5月19至22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温玉成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著名西藏岩画专家张亚莎教授一行,对位于金川县勒乌乡境内的摩崖线刻进行了现场考古调查。

据了解,摩崖石刻群位于离金川县城不远的勒乌乡山上,山体呈U型,陡峭的山崖上垂直分布着苯教图像的摩崖线刻,发现地距离大金土司所在的勒乌围官寨仅有1公里范围。线刻发现者田光岚女士称,共发现9组线刻图像,除了有缜密的密宗造像,另外在山体大小不一的修行洞附近,还有其他造型各异的神像、僧侣造像。

“这些苯教图像的摩崖线刻内容有塔式祭坛、阿修罗神、树神、护法神、空行母、野兽、尸陀林、苯教法师像等,部分图像还有藏文题记。”75岁高龄的温玉成教授经过实地考察后称,这批苯教图像的艺术来源是古格王朝,年代在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目前发现的苯教图像最早规模最大的摩崖线刻群,是苯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亚莎教授指出,这批图像对研究古象雄苯教图像的演变脉络,尤其是苯教早期葬式习俗等文化现象意义重大,当地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将山体完整封闭保护,再进行下一步研究。与会的苯教活佛高僧在查看了线刻上的藏文题记和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石刻的内容为雍仲本教母续本尊佛(玛吉),岩洞的四面八方的悬崖峭壁上刻有大量的大圆满传承师的法像,有大量的三佛心咒、百子明、占巴兰卡和泽旺认真持明者的心咒等文字方面的石刻。据文献记载此处是修行大圆满的重要道场,嘉绒地区的大僧大德曾经在这里闭关修行。

据悉,阿坝州金川县勒乌乡摩崖线刻的发现,为进一步探索象雄与嘉绒文化的联系以及对苯教的历史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