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雪域高原活跃着一支来自陕西的考古队,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环境,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慢慢发掘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文明。
5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安举行座谈会,纪念陕西文物考古援藏30周年。来自两省文物考古系统的专家齐聚西安,总结30年来西藏考古取得的成绩,规划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陕西考古工作者骑行在前往西藏仁达的路上
30年前,陕西省开始承担文物援藏的任务,30年里,陕西的考古工作人员多次应邀赴西藏,与西藏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共同进行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西藏自治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青藏铁路西藏段全线考古调查,承担国家科委“中国古代发明——指南针”项目之一的“盐业考古”项目……
萨迦北寺佛塔遗迹,2005年~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这里共发掘了4处遗址,6126平方米发掘面积中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1109件(组),其中包括各种质地的造像、法器、经书残页等宗教用品。
在查秀塘遗址进行绘图工作。查秀塘祭祀遗址地处海拔4589米的羌塘草原上,是在青藏高原发掘的海拔最高的遗址,遗址有石砌祭祀堆4座,均经全面发掘,出土陶罐、玻璃珠、铜牌饰和大量书写有藏文咒语的动物头骨,从出土物和藏文咒语的字体分析,遗址年代在9~11世纪之间,属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祭祀活动的遗存。
陕西的考古工作者调查芒康盐井和盐田,这是陕西承担的国家科委“中国古代发明——指南针”项目所辖“盐业考古”项目。
西藏考古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冒雪调查青藏铁路。
陕西考古工作者发现吐蕃石刻
考古工作者骑行前往西藏仁达进行考古调查。
洛布措环湖调查发现的岩画。
萨迦北寺德确颇章遗址近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