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大名县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12:39 我要评论( )

我国目前留存的西夏历史资料极为贫乏。河北省大名县出土的一方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近日引起业内专家热议。专家一致认定,此墓志铭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研究西夏移民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

我国目前留存的西夏历史资料极为贫乏。河北省大名县出土的一方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近日引起业内专家热议。专家一致认定,,此墓志铭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研究西夏移民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后被蒙古灭掉,西夏居民逃往各地。由于蒙古灭西夏后未给西夏修史,西夏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资料极为贫乏。后来,蒙古又灭宋朝建立元朝。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大名县,在宋朝时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在元朝是路府所在地。在大名旧治乡陈庄村发现的这块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高60厘米,宽35厘米,一面为西夏文,两行并列共11个字,翻译过来为“小李统军大”“田氏,夫也,阿母”。一面为汉文,顶部有篆书“小李钤部公墓志詺”8字,正文为《小李钤部公墓志》,全文共21行,500余字。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科院、河北师大以及河北邯郸文史界的数十位专家,围绕这块墓志铭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根据此碑文中记载,这块墓志记述的是小李钤部及其子孙三代在大名任职长达60余年的情况。它同时证明了西夏后裔当时在大名生活的事实。但大家就墓志中提到的“钤部”是否是“统军”的别称,“阿母”代表的是“母亲”还是“祖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专家们还表示,这是迄今已知的元代唯一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对西夏及元代考古都是重大发现,尤其是对研究西夏文化极具价值及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2019-01-01 22:54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2019-01-01 22:30

  •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

    2019-01-01 22:2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