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本市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直接申报名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05:48 我要评论( )

日前,市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布置下一步保护计划。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将进行修缮。玉河南段将进行考古,考古面积约5000平方米。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的中国大运河申

日前,,市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布置下一步保护计划。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将进行修缮。玉河南段进行考古考古面积约5000平方米。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本市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直接申报名单。河道分别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分别为西城区澄清上闸(万宁桥)和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

目前,本市已有13处大运河遗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文物部门已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大运河河道遗产说明牌等安装工作,大运河遗产管理、展示体系初步建立。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今后,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段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严格做好保护工作;尚未列入的其他后续项目,要继续加强运河相关遗产的保护修缮,把运河遗产保护修缮工作优先列入经费计划予以保障,争取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一步,本市将组织对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进行修缮,对东城区玉河南区进行考古和文化景观恢复的研究工作,考古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

另外,各区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大运河环境整治工作。各管理使用单位还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每月按时将监测报告报至所在区县文化委员会,并在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中录入监测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届时应该会发布相应的考古报告

    届时应该会发布相应的考古报告

    2019-01-01 16:51

  • 相关镇村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巡护

    相关镇村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巡护

    2018-12-30 13:51

  • 桌子腿是地宫门楼上的脊

    桌子腿是地宫门楼上的脊

    2018-12-30 11:04

  • 车凯在网上开始搜索类似的动物化石

    车凯在网上开始搜索类似的动物化石

    2018-12-30 07:3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