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学生人文历史课堂中,不少扬州出土的精美文物成为教育工作者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典型样品。”南京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博物馆中的人文历史课堂中,将有不少扬州的文物走进学生们的视线。
错银铜牛灯
说到中国古代灯具,就不得不提2000年前精美绝伦的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东汉墓,该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专家认为,,汉代青铜灯具是集实用、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顶尖之作,其环保意识和设计领先西方国家一千多年。
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刘非享用的“火锅”
提到中国古代炊具,前几年在江都王陵出土的“火锅”就很有特色,这可是2100多年前江都王刘非一人独享的大火锅。这件体格较大的铜器有70多斤重,看上去是个带盖的鼎,盖为圆顶,两者以子母口相合,但掀开盖子,里面却分成了格子,类似于今天的鸳鸯火锅,只不过鸳鸯火锅仅分两格,刘非的火锅则分为五格。这五格分别盛放什么食物呢?考古专家认为,应该是放置不同的肉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鹿肉等,分在不同的格子里煮,味道不会混在一起扰乱味觉,从而尽享各种美味。
唐代茶杯酒杯
“如果想看中国古代茶具、中国古代酒具,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扬州唐代遗址出土的茶杯和酒杯,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物。”南京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唐代的扬州城繁荣程度仅次于京城长安、洛阳,是中国东南地区最为着名的唐代城市,因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那时候的扬州市民生活相对富裕,反映喝酒、饮茶的用具在唐城遗址历年的考古发掘中更是屡见不鲜,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就收藏有不少唐城遗址出土的唐代酒具与茶具,专家推测,扬州出土的三彩双鱼瓶极有可能就是唐代的酒瓶。
三彩双鱼瓶
这只三彩双鱼瓶为河南巩县窑出品。扬州并不是唐三彩的产地,但却是唐三彩集聚处。三彩双鱼瓶高23厘米、口径4.5厘米,瓶体似圆柱形,鱼口、目、鳞、脊一应俱全。双脊间有穿系小孔,便于系绳,既实用又美观,反映了晚唐制瓷工匠在设计上的高度造诣。鱼眼球凸出呈黑色,二鱼中间各有上下两个小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分绿、黄、褐三色,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从该器物的造型来看,应属于晚唐或五代的作品。该器物呈双鱼形,鱼是民间最常用的馈赠佳品,也是唐代崇尚之物,双鱼寓意连年有余,和谐美满,吉祥合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