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14年10月20日,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庐文管办联合对位于桐庐县城南街道岩桥村庙山进行的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考古队通过在庙山西侧和西南侧开设的数十条探沟,已发现古墓葬14座,其中六朝时期的墓葬1座,五代时期墓葬3座,宋代墓葬7座,明清墓葬3座。墓葬出土文物25件,包含了韩瓶、青釉碗、盘、碟、执壶等瓷器,金饰、银钗等金属器物,还有“开元通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元丰通宝”“大观通宝”等铜钱币。
这次清理的14座墓葬时代跨度较大,墓葬的形制和结构比较统一。遗憾的是,多数墓葬盗扰严重,仅残存部分墓壁及铁棺钉。其中11号墓保存较为完整,形制最复杂,三处墓壁上,各留有三个小龛,这些小龛应该是当时用来摆放十二生肖一类的明器。11号墓的砌法也比较特别,墓壁外分层凸出多块丁砖,即俗称的“咬土砖”,用来加固墓壁。11号墓的独特形制和砌法,也为研究杭州地区五代墓葬增添了新的资料。
庙山西南侧是宋墓集中分布的区域,,墓葬损毁情况严重,但在考古人员细致耐心的清理后,也有重要的收获,四号墓出土的七件青(白)瓷碗、碟,六号墓出土的金饰银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随葬习俗。另外,5号、8号墓的墓壁一角各发现一只韩瓶,这种做法在以往的宋墓中极为罕见,可能是桐庐地区所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这次发掘以宋墓发现最多,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岩桥宋代人口较为稠密。
这次调查发掘仅限于庙山西南及西侧区域,下一步,将对庙山东侧区域开展进一步调查与发掘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