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已经确认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和轮廓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20:40 我要评论( )

据从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得到证实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遗址考古队,近日开始对辽上京宫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已经确认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和轮廓。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古方

据从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得到证实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遗址考古队”,近日开始对辽上京宫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已经确认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和轮廓。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古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是辽上京遗址“申遗”的重要步骤,亦对促进该遗址成功申遗起到促进作用。

据悉,这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进展”成果,发掘近两周时间,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已经确认,城墙的夯土很好,主城墙的宽度在2.7米左右。从北向南看去,地面一些凸起的部分应当是宫殿群、也是宫城的位置。辽上京遗址分南北二城,北为皇城,,南为汉城。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全用黄土夯筑,北部皇城是契丹统治者居住的区域,也是初筑的皇都。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郊的辽上京遗址,气势雄宏、面积广阔、是中国古代契丹政权辽王朝的开国皇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2019-01-01 22:44

  •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2019-01-01 22:4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