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到,辽上京皇宫北侧与西侧有两处探方,西北角一处已经完成挖掘,清晰地露出内城北城墙一段,约近十米长; 紧邻另一处探方,露出北城墙夯土层中的夯窝。这表明此次发掘已经确认了辽上京宫城北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于7月15日开始对辽上京宫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今年计划发掘面积在1500平方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领队董新林教授介绍,尽管辽上京皇城地表遗存丰富,大内的宫殿址也依稀可见,但是辽上京宫城的准确范围一直都不清楚。宫城范围和形制是辽上京都城布局最为重要的部分。今年考古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了解辽上京宫城范围和宫墙的形制结构和保存情况。目前考古发掘正在有序进行中,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初步得到了解。通过发掘可知,宫城北墙主体宽度约2.6米—2.8米左右,残存最高达1.5米左右。墙体用夯土版筑而成,两侧均有夯土附属设施。这为寻找和确认其他三面的宫城墙提供了重要参考。更多详细的信息,有待进一步考古工作的开展与确认。董新林教授说,宫城范围和形制的确认对于认识辽上京总体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