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万源发现明代二品官墓墓主生前贪污被查吞金自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18:02 我要评论( )

一品当朝衙门遗迹。 蒲一桐的墓碑。 8月19日,记者从万源市文联获悉,8月14日,万源市文联、秦河乡政府工作人员在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苟在江等8人,到秦河乡三官场村考察荔枝古道沿途历史文化遗迹时,了解到当地有明代布政使蒲一桐修建的一品

万源发现明代二品官墓墓主生前贪污被查吞金自杀

“一品当朝”衙门遗迹。

万源发现明代二品官墓墓主生前贪污被查吞金自杀

蒲一桐的墓碑。

8月19日,记者从万源市文联获悉,8月14日,万源市文联、秦河乡政府工作人员在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苟在江等8人,到秦河乡三官场村考察荔枝古道沿途历史文化遗迹时,了解到当地有明代布政使蒲一桐修建的“一品当朝”衙门遗迹,据悉,明代布政使为一级行政区,即现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随后考察组一行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发现了蒲一桐的坟墓,据当地村民介绍,墓主蒲一桐因生前贪污被查自杀,自杀前曾留书子孙:“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平安一生。”

明代二品“豪宅”三处

据考察组工作人员介绍,该墓是一座造型比较简单的四柱顶帽的坟墓,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墓主主人叫蒲一桐。其碑文为“吾祖生居大屋基,为大明布政使司,迨末告老归里,殁后卜藏於斯,但世远年湮,墓被土泥堆累,今孙等触目心伤,特鸠工铭碑以使世代有证耳。”据苟在江介绍,碑文上说墓主人生于该乡三官场村大屋基(五村九社),生前任明代荆州布政使司,到了光绪三十一年,他的后世子孙看此处坟墓被泥沙覆盖,于是大家集资重修了此坟。碑上还留下了所有蒲姓子孙集资人的姓名。

据三官场村九社蒲春荣向考察组介绍:蒲一桐、蒲一梧两弟兄是元末明初从湖北省高感堰孝感乡移民过来蒲福的后人。蒲一桐、蒲一梧从小聪敏,后来走向官场。蒲一桐任荆州布政使司(从二品),蒲一梧任陕西省游击官。

相传蒲一桐在任上贪污了无数的钱粮运回四川,在老家建了三处衙门,一处为秦河乡五村九社大屋基,二处为秦河乡五村四社库楼湾,三处为玉带乡环路上。每处规模宏大,为一处“一品当朝”布局,横九间房为一个“一”字,下面两套四合面和一个小天井构成一个“品”字,连牛圈和马圈都有,每套衙门大约占地20亩。

贪污被查 吞金自杀

后来,蒲一桐的贪污行为被人告发,那时他已告老还乡,他为了保全子孙后代,就在大屋基的穿心堂屋里吞金自杀,皇差来后看见他人已死,就割下他的头颅到京城交差。

蒲一桐死后,他的后人不敢大肆修坟造墓,只在库楼湾把他和他夫人(张氏)草草安埋。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其孙辈见坟莹被土石堆累,于是集资重修了此坟。

19日下午,记者从万源市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唐艺处了解到,明朝是反腐非常起劲的一个朝代,朱元璋建国之后,吸取了前代官逼民反、腐败亡国的教训,开始严惩贪官污吏,手段之酷烈,前所未有。比如,贪污60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为防范和抑制官场腐败,明朝建立都察院,但其权力由皇帝授予,监察官执法只能依赖皇权的保护才能有效进行,是一种典型的人治,因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明朝政府实行的无民主监督制和官员低俸禄制,使得明朝吏治一塌糊涂,虽有反腐败之严刑峻法也无法遏止日愈昌盛的贪污之风,,最后国家在举国皆贪的蛀虫咀嚼下垮台了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