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龙游考古有新发现:东汉徐氏祭器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16:59 我要评论( )

7月下旬,龙游县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城东建材市场取土工地上,发现了一座被挖掘机揭露的古代砖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 墓葬为凸字形砖室券顶墓,墓朝向96。墓总长为5.6、宽2.4米,墓后壁残高1.6米。墓墙用砖双层,墓底砖平铺二层,砌筑

7月下旬,龙游县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城东建材市场取土工地上,发现了一座被挖掘机揭露的古代砖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

墓葬为“凸”字形砖室券顶墓,墓朝向96°。墓总长为5.6、宽2.4米,墓后壁残高1.6米。墓墙用砖双层,墓底砖平铺二层,砌筑结构较为讲究,系浙江省同时期中型规格墓葬。墓葬曾经多次盗掘、扰乱,但仍出土了1件釉陶双耳罐、2件青瓷碗、1件青瓷簋、1件青瓷盘口壶、1件印纹硬陶罍、1件铁削等7件文物。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和随葬器物判断,,该墓为典型的东汉晚期墓葬。

其中,随葬的青瓷簋,陈放于墓室前部分的砖筑供台上。该器物高17厘米、口径21厘米,造型端庄典雅,釉色青翠光亮,是我国早期成熟的青瓷器;器身刻斜方格纹,内口沿和喇叭形圈足刻划水波纹,外口沿一圈还用六个汉隶“水”字装饰。值得关注的是,在青瓷簋的内底上还工整地刻有隶书“宗徐”二字。这里“宗”字应该是它的本意,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因而表明该青瓷簋是用来供奉徐氏祖宗的专用祭器,同时也说明了当时青瓷工艺刚趋成熟时期的珍贵程度,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拥有。从已发表的考古资料上看,明确为汉代的徐氏祭器不但在龙游县是第一次发现,在浙江省也尚属首次。

据鄞县《北宋徐氏谱疏证》记述:“元洎字文副,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为江夏太守,光禄大夫。成帝阳朔二年(前23)二月十八日避王莽之乱,由海州(今连云港)过江,迁东阳郡太末之姑蔑三十里薄鲤山(即徐山),寻卜偃王旧迹(今龙游县南灵山镇),为过江始祖。”民国余绍宋《龙游县志》所记与之基本一致。又“徐洎生一子寿。寿生悌,汉幽州刺史,始兴侯。悌生汉扶风太守持节都督军事镇北大将军洪。”该墓所处位置往南一公里许有古代所建纪念徐洪的扶风殿遗址;往东不远处,相传为东汉扶风太守徐洪为国捐躯沙场时,所骑之马疯狂奔回家乡报丧的地名,曰马报桥。如此看来,这里汉墓出土徐氏祭器并非偶然,当在情理之中,也说明地方文献所记载与历史上徐偃王后裔迁徙龙游事实相吻合。

据考古调查估算,位于寺底袁和十里铺一带的黄土丘陵上,分布有数千座汉六朝古墓葬,推测里面肯定有不少是徐氏的后裔。因此,这次龙游寺底袁东汉徐氏祭器—青瓷簋的发现,对于徐氏往东南方向龙游的迁徙及古代徐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