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07:20 我要评论( )

据从徐闻县文体部门了解到,最近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南线工程用地范围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重要发现了徐闻沿海的一条100公里的历史文化带。 考古人员在抢救清理汉墓 进行文物考古勘探 考古家采集到大量的汉唐器物碎片标

据从徐闻县文体部门了解到,最近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南线工程用地范围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重要发现了徐闻沿海的一条100公里的“历史文化带”。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考古人员在抢救清理汉墓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进行文物考古勘探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考古家采集到大量的汉唐器物碎片标本

据了解,这次考古调查发现徐闻从迈陈起向东部雷州调风沿海扩展伸延的100公里“历史文化带”,其中历史遗物点9处,主要分布在南山、龙塘、前山等乡镇,并采集到大量的汉代板瓦、网织纹陶器、网坠、纺轮,唐代淡青釉器物碎片标本。历史遗址之处,主要分布在海安至龙塘镇沿海地区,如海安镇坑仔村的遗址发现磨光石器、夹沙陶,网织纹、米字纹陶片,而后茅园遗址则发现水波纹陶器碎片堆积土层,文化层次清晰明显。这次的发现,打破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仅在红坎发现汉至东晋时期墓葬的纪录,对徐闻历史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对探索徐闻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全新的文物佐证。新发现的100公里历史文化带年代明了,有新石器晚期、汉朝、南朝、唐代乃至宋元明清各代,实现了考古调查、历史研究的新突破。尤其是新石器晚期山岗遗址已不再局限于徐闻县西南的华丰岭地区,海安镇坑仔岭、龙塘镇昌发村、大教村采集的磨光石器即为明证。这次考古发现将为徐闻创建海峡生态城市穿越之都提供了强力的历史支撑。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出土的器物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考古家收集器物标本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省考古所领队尚杰,王欢、邹俭平和有关人员抢救清理了南山镇岭凸仔3座汉墓。其中一座规模较大,墓无封土,为小薄红砖单室劵顶墓,残长7米,残高1.7米,残宽2米。出土的器物有:铜镜、珠饰、陶罐、纺轮、陶灶、陶井等共计40件,,部分器物基本完整,其中敞口陶罐在徐闻县首次发现。这批汉墓明器进一步充实了徐闻县博物馆馆藏,而且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文物佐证。最近这批在大汉三墩延客堂展厅陈列展出,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热情关注。

考古调查期间,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斌,副所长邓宏文,办公室主任尚杰亲临南山镇二桥附近东屯桥头遗址考察,对其地发现的汉代遗物如板瓦、方格纹或米字纹陶片等标本进行分析,初步认定此遗址可能比二桥村后岭遗址年代更早,如果进一步开展大型探方发掘,可能有新的突破性的历史价值评估。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采集的磨光石鼎

徐闻考古发现沿海100公里“历史文化带”

采集的陶灶

徐闻素有“万国商埠”之誉,人文荟萃,文化昌盛,中西多种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汇融合,造就了灿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辉耀古今的汉港文化遗产和大量世人罕见的中外历史文化瑰宝。目前,徐闻县文体局更加重视和珍惜这次考古调查的大好机遇,在抓紧抓好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省市考古部门继续做好下一步的探方挖掘和相关工作,以取得更可喜的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