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三峡库区发现大量大溪文化遗存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06:57 我要评论( )

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大量大溪文化遗存的发现尤为重要和珍贵。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介绍,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大量大溪文化遗存发现尤为重要和珍贵。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介绍,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处,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房址1座、沟3条,出土陶、石、玉、瓷、铜、铁、骨质器物小件1700余件(套)。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大溪文化遗存,部分资料填补了大溪文化发现的空白,对于大溪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首先是墓葬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埋葬规律的大溪文化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大溪文化的墓地规模、排列方式、聚落形态和人口规模等重要信息及阶段性变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大溪文化瓮棺葬,丰富了大溪文化丧葬习俗的资料,同时也为探讨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对这一地区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的资料;第三是大溪文化人骨叠葬的发现与识别为研究大溪文化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第四是植物遗存和动物遗存的系统收集对于探讨大溪文化的环境以及其时人们的生业模式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是精美石雕、石饰以及骨器的发现为研究大溪文化工艺水平以及其反映的原始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第六是带有规律刻画的骨器的发现为探索原始的记事、计数及测量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料;第七是遗址发现的制作精美的穿孔石铲、石矛、大型石斧、类型丰富的石雕、石环形饰、玉饰表明该遗址应为大溪文化的中心遗址,其中部分器物应为非实用器,可能具备了礼器(祭器)的性质,为探索大溪文化聚落群以及社会分层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对此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进行整理,并进一步研讨其对大溪文化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大溪文化遗址,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的时期,,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位于三峡库区巫山县境内的遗址,是中国大溪文化最早的发现地,也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